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习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交流论坛 | 考研专区 | 司考专区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数学 >> 文章正文  
 
 
 
考研数学答题七大注意事项
作者:cnedu 文章来源:cnedu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30 23:51:23
 

  1.时间控制应该在模拟时就养成习惯了,这里再强调一下。

  180分钟,最好能留出30分钟时间,来进行核对复查。

  16个客观题每题平均化4.5分钟(如果平均每题超过6分钟,最后核对复查就没有了),8个主观题每题平均8分钟(如果平均每题超过10分钟,最后核对复查就没有了)。

  一道客观题如果3分钟内仍然无法下手打赢它,应及时调转枪口换一个对手了。同样一个主观题如果5分钟内仍然无法下手打赢它,也必须及时换一个对手。

  题目总是有难有易的,运算总会有繁有简,不可能是同一个水平的。所以以上的“时间控制分配”是指大体的平均,不必死扣。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看手表上,这样容易自己吓唬自己。

  汇达同学问“蔡子华1月10日说:16道客观题控制不超过45分钟,太不可思议了。您说的72分钟我觉得差不多。”

  我的回答“其实,蔡子华讲的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不少客观题3分钟基本上是可以搞得定的。当然,可能会有些客观题要多化两倍以上的时间。”

  2.考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自己本来很熟悉的问题,却一下子感到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本来就是脑子高度紧张的缘故,属于正常现象,千万不要更紧张。

  这时,应该使自己尽快冷静下来,请试试下面的方法:紧闭双眼,做几下深呼吸,会很有效。

  3.个别大题中可能会包含若干小题,特别是线代和概率问题,高数的大题也有这种可能。

  实际上前面的小题,是后面小题一个小提示,是命题老师适当降低试题难度的一种方法,为你铺设的台阶。所以在解后一个小题时,一定要充分注意到前一小题的启发作用。

  另外,如果你第一小题没完整做出来,那么仍然可以去做第二小题的,只要将第一小题的结论直接用上去就可以了。

  4.做数学题是离不开写草稿的,特别是客观题,由于只要填写一个答案,所以草稿就显得更为重要。

  草稿书写一定要有序,不要横七竖八乱写,这样有利于誊写与检查复算。

  如果你横七竖八乱写的坏习惯一时改不了,那么请你在演算完每题的草稿时,在对应的地方打上一个圈,标上题号或自己记得住的记号。

  5.一般情况下,数学试题的题意中,所有条件在解题过程中都是有用的,而且每个条件对解题都有一定的启示。

  有些条件构成了一个重要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问题可能会变得没有意义,或者变得不确定了。

  所以要重视题意中条件(至于如何从题意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不是今天讲话的主题了),题意中不存在的条件,不允许随便添加假定(如果有实际应用题,则不受此限),由于这样的改变,会大大降低试题的难度,会得不到阅卷老师承认的,例如题意中只有“连续”的条件,而你解题时却用到了“可导”的条件,这样你的解题过程当然是无效的。

  6.基本题要“确保”不失分:例如求函数微分不要漏写dx,不定积分不要漏写积分常数C,解应用题注意量纲匹配;求幂级数和函数不要漏写收敛域。

  综合题要“争取”多拿分:有些同学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难度较高的题,有时候做了几步,做不下去了,就把它全部给涂了。我们阅卷老师经常为此而感到很可惜,因为,如果不把它划掉的话,可以得好多分呢。

  所以,我强烈建议:有想法应该充分表达出来,甚至画个正确的图形,建立一个坐标系(只要与解题方法确实有关),也都是有效的。其实你即使写了一些与解题完全无关的过程,甚至是错误的过程,阅卷老师又不会帮你倒扣几分的。

  7.对于线代、概率较熟悉的同学,可以先做线代、概率再做高数题。

  根据历年真题的统计观察,相对来说,概率、线代的试题比高数要基本得多,拿分相对较容易。如果运算速度较慢,来不及完成整份试卷,把线代、概率的成绩放弃掉,是十分可惜的。一般最难的题都是高等数学的内容。如果“真的”有必要放弃时,应当放弃高数难题。

  当然,以上讲法对于线代概率没掌握好的同学来说,是完全不适用的。

  网友:“老师你说答题先后次序有什么讲究吗?”

  回答:“答题的先后次序当然很有讲究,正确的答题顺序,能使你产生良好的情绪感觉,从而比较容易地进入状态,有效地提高解题速度。上一段中已经谈到此点,这里再深入地专门讲一下。

  一般当然是先易后难,客观题比较容易,选择题应当比填空题更容易一些,应该依此安排答题顺序。

  今年试卷与往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选择题可能放在第一题,填空题放在了第二题(考研大纲中的样卷,今年就是这样改过来的),可能就是因为考虑了这个因素。

  至于另外8道主观题的解题次序,就因人而异了。

  如果几门功课学得都差不多,则应倒着做,概率论最容易,线代其次,高数部分:多元稍难,一元最难。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由于不少同学在当初,一元部分学得最认真,多元其次,线代已经开始不太认真,概率更是放松了,所以可能感觉会完全相反。所以这些同学的解题次序就顺着来吧。

  有同学习惯先拿高分题,这是很不可取的,高分题可能难度相对也高一些,耗时大,会产生时间不够的感觉,千万不能因此自乱阵脚。”

  试卷打开之前要注意的事

  一走进考场,不要再惦记着其他任何事情。

  曾经作了充分准备的,也是一考;还没有来得及作充分准备的,也是一考。上了战场,就不要考虑生死,好好打仗就是了。

  不要被试卷的难易控制了你的情绪。有些辅导班就喜欢大谈难易程度,好像这样才显得出自己的高明。这些话本来就是仅供参考,进了考场就应该彻底把它忘了。

  请你不要因为哪个老师曾经讲过什么不着边际的话,而在试卷面前耿耿于怀。由此而影响你的情绪,太不值得。

  所以我认为,这几天千万不要去研究什么,难易程度,考试重点了。

  考场里,一种可能性是,也许你曾经想象着试卷是非常的难,但是你已打开试卷,觉得很容易。这时,可能你会很激动,很不平静。且慢,作为曾经多次参加过命题工作的我,要明确告诉你,越是容易的题,越是容易失分。而且你的情绪也会使你因放松而轻漫、而不经心,那么就更容易失分了。

  考场里,更大的一种可能性是,也许你曾经做过的模拟试卷都比较简单,而真实试卷与模拟试卷完全不一样。这是因为你在模拟时没搞清模拟的目的,或上了“以骗钱为目的”的江湖辅导班“内幕揭秘”或“高分押题”的当。

  模拟终究是模拟,你毕竟没有过真实的考研考场的感觉与压力,当时轻轻松松答题,难度的感觉是不真实的。不要相信所谓的“全真模拟”,到头来我们会发现,这些统统都是“全假”。

  切记: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难易程度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样的。你有什么可以激动的,有什么需要紧张的。

  这几天,江湖人士最忙的事情,是预测难度与考试重点。老实说,在今天即使被他讲对了,对你又有什么启发帮助;一旦讲错了,对你的考场情绪影响极大。所以这个时候,大家最好不要去听,更不要去研究。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专家谈中国的公务员考前培训将走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起福建设基层工作专场招大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7年起福建有基层工作经历报考公07-18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000人 女性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武汉科技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资讯动态]北大08接收推荐免试攻读法律硕士07-17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特别汇总:公务员考试分类与录取07-18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案例分析:专家谈如何把握公务员07-18
    普通文章[英语]词汇阅读是关键 08年考研暑期英语07-17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名师指导:08考研暑期专业课复习07-17
    普通文章[政治]07考研政治复习秘诀:得暑期者得07-16
    普通文章[政治]暑期考研政治复习小贴士:三层计07-16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暑期复习:调整状态 迎接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教育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金融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英语]通过词汇测一测 你离英语专业考研07-12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