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2253 2.1 2.7
2004 2936 6.8 3.2
「材料4」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2005年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宣布了今年的5项具体措施:一是在全国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免征农业税。二是全部免征牧业税。三是因减免农(牧)业税而减少的财政收入,主要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转移支付予以补助。中央财政为此新增支出140亿元,用于这方面的支出总额将达到664亿元。四是中央安排150亿元,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的转移支付。五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相关改革。
「材料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材料6」
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主要措施: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根据材料请回答:
(1)概括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动的趋势。
(2)应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且分析城乡发展严惩不协调的形成原因。
(3)从“注重社会公平”的角度,谈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意义。
(4)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36.阅读下面一组材料。
「材料1」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社会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还是投资的重点,……但是,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
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材料2」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2002年11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两条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容。
(2)说明两条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联系和重要区别。
37.根据材料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II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朝核六方会谈。
选做题Ⅱ:
依据唯物史观分析一些美国学者所主张的“国际恐怖主义起源于文明冲突”的观点。
一、选择题Ⅰ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
「解析」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货币,但不一定非要是足值的货币不可。
6.「答案」A
「解析」价格、供求、竞争是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即市场机制。价格、供求和竞争三种机制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彼此通过对方而得以实现。而价格机制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的程度,因而处于核心的地位。
7.「答案」B
「解析」国家的强制力量只是为纸币的流通提供了信用保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既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那么也无需纸币;在现代经济中,纸币通常是不能兑换成金属货币的。纸币作为价值符号,是现实的货币,同时它只是凭借国家信用流通,当然是不足值的货币。因此,答案为B.
8.「答案」A
「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和使用等方面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决定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A
15.「答案」C
16.「答案」C
二、选择题Ⅱ
17.「答案」ABCD
18.「答案」CD
19.「答案」ACD
20.「答案」ABC
21.「答案」AB
「解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仍然是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选项C、D错误
22.「答案」ABC
「解析」本题是考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相关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阐述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时,提出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要注重提高生产制造层次,并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流通等领域拓展,充分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所以,D与相关内容不符。
23.「答案」ABD
「解析」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劳动对象的概念,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即劳动加工的对象。生产用的厂房属于劳动资料。
24.「答案」ABCD
25.「答案」ABCD
26.「答案」ABCD
27.「答案」ABD
28.「答案」ABCD
29.「答案」ACD
30.「答案」ABCD
「解析」与60周年讲话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启示有联系又有区别,注意辨别。
31.「答案」ABCD
32.「答案」ABCD
33.「答案」ABCD
三、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①一个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必然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
②各种意识形态虽然可以同时存在,但是,只有统治阶级的思想才能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资产阶级虽然鼓吹思想自由化和指导思想多元化,但是从来就没有真正实行过——早期用来反封建,后来用来反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指导;
③一个阶级要争取、实现本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必然先做意识形态的工作,首先在意识形态上反映出来;
(2)在当前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但是公有制是主体,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这种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必然要求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在思想上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占指导地位;
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意识形态的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要去占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也是先从意识形态开始的;
③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支柱和核心凝聚力。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必然思想混乱而归于失败。
35.「答案要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增加,居民衣、食、住、行、用等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近年来,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
(2)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必然使个人收入呈现多样化的复杂现象,也必然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
(3)从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提高效率的角度看,这种收入差距的拉大有其必要性。但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又要避免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这是因为,收入差距过大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更与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相背离。因此,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4)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5)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方面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支持和引导农民向城市流动;另一方面新时期解决城乡差距又不能只靠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而必须搞好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力,能够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上就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通过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选做题Ⅰ:
「答案要点」
(1)朝鲜的战略地位
朝鲜是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主要邻国,是东北亚地区大国格局中的的枢纽性国家,控制着朝鲜海、日本海、中国东海趋向西北太平洋战略通道。朝核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东北亚地区的大国格局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2)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在会谈中,体现了中国的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有利于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有利于改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3)第四轮六方会谈的六点共识
①六方一致重申,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六方会谈的目标。
②六方承诺,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相互关系。
③六方承诺,通过双边和多边方式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
④六方承诺,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稳定。
⑤六方同意,根据“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原则,采取协调一致步骤,分阶段落实上述共识。
⑥六方同意于2005年11月上旬在北京举行第五轮六方会谈,具体时间另行商定。
(4)朝美双方在朝鲜核危机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①完全弃核还是保留朝鲜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②先行弃核还是在一定条件下弃核;
③朝美双方根据协议条款谁先行动;
④朝美关系正常化是作为朝鲜弃核条约之一;
⑤在弃核条件中是否包括为朝鲜建设轻水反应堆。
分歧焦点是在什么条件下实行朝鲜半岛无核化。
「相关得分角度」
(1)当前世界形势的总特点:
①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②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③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三大依据
①当今世界新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际上各国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以科技和经济发展为中心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上。和平与发展问题也成为当今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流;
②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中心课题,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主要形式也由武力对抗转变为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中心内容的和平竞争;
③战争与和平力量的对比上看,世界在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力量。
(3)伊朗核危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