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习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交流论坛 | 考研专区 | 司考专区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文章正文  
 
 
 
黑魔方毛概密压最后10道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6 12:25:35

 

一、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中国的革命斗争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1.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2.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 论述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参考答案: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种畸形的社会。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性质畸形的社会,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使中国实际上丧失了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官僚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着显著的优势。
  第三,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既受外国资本的严重排挤和打击,又受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压抑和阻挠;同时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因而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四,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势力——无论是皇帝和贵族专制政权,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还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势力。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广泛存在,造成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上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中国革命的方式方法,制约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
  3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统治者逼出来的,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之下,它们竭力保持和维护旧有的、落后反动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中国新生产力的发展。中国越来越贫穷落后,亡国灭种迫在眉睫,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斗争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下面是杜鲁门、艾奇逊关于中国内战看法的一组材料:
材料1
美国承认并继续承认中国国民政府,并在国际事物中,特别是在消除日本在中国影响上与之合作。美国深信,迅速磋商停止军事冲突,对于此项目的有效完成极为重要。……美国的支持,将不扩展至以美国军事干涉去影响任何内战的进程。
摘自1945年12月15日杜鲁门总统关地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
材料2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了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在我国力所能及的合理的范围内,我们所做的以及可能做的一切事情,都无法改变这种结局:这种结局之所以终于发生,也并不是因为我们少做了某些事情。这是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我国曾设法去左右这些力量,但没有结果。
摘自美国国务卿艾奇逊1949年7月30日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
请回答:
1 杜鲁门该声明和艾奇逊的信件,分别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的?
2 材料1称,美国对中国国民政府的支持“不扩展至以美国军事干涉”果真如此吗?历史的真实情况如何?
3 材料2中的“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实际指什么?艾奇逊在信中使用“不祥”、“不幸” 等字眼说明了什么?美国发表此信的用意何在?
4 试分析艾奇逊的看法中有无正确因素。
参考答案:
1.杜鲁门的声明发表于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内战爆发之前,当时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方针已定。艾奇逊的信件发表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已取得基本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政权已被推翻。
2.不是。美军在中国抢占战略要地和重要交通线,装备、训练国民党军队,帮助蒋介石部署内战。
3.指美蒋反共反人民的战争失败。说明艾奇逊站在帝国主义的立场上,对中国革命的敌视态度。用意在于为美国侵华政策辩护,为反共反人民内战的失败推卸责任。
4.艾奇逊说“这种结局”(即蒋介石反共内战的失败)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中国内部和种力量的产物”,这知倒被他讲对了。
三、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试分析《论十大关系》报告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新理论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论十大关系》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在农、轻、重的关系上,适当加大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以更好地促进重工业的发展,以避免苏联过于片面发展重工业所带来的弊端;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重视沿海工业的已有基础,充分利用和发展;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通过发展经济带动国防建设;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的关系上,三方都要兼顾;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注意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适当扩大地方的权力。另外,毛泽东还提出了在政治方面,我们不搞苏联那样的一党制,而是实行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
(3)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在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其中关于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设想,等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表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思想和许多方针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试述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著作中提出的新理论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第一、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当然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人民内部的矛盾突出起来,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在这个时期,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战争-向自然开战,发展中国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新国家,就是十分必要了。
试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毛泽东在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同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纲领,作为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具体来说,毛泽东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是由各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必然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构成的基本部分,而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第二,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与新民主主义政权相适应的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三,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革命中,一定时期采取的国家形式,是一种过渡性质,却是“不可移易的必要形式”。新民主主义政治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是过渡性的。无产阶级的领导、无产阶级军队等将保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因此,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的。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经过长期革命的检验和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并为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服务的。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国民党鼓吹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无产阶级的领导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由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标志。
第二,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这种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特性的,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第三,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这种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第四,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贫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此是最民主的文化。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也是新式的、特殊的,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将引导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最终走向社会主义。
  来源:新浪BLOG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专家谈中国的公务员考前培训将走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起福建设基层工作专场招大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7年起福建有基层工作经历报考公07-18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000人 女性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武汉科技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资讯动态]北大08接收推荐免试攻读法律硕士07-17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特别汇总:公务员考试分类与录取07-18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案例分析:专家谈如何把握公务员07-18
    普通文章[英语]词汇阅读是关键 08年考研暑期英语07-17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名师指导:08考研暑期专业课复习07-17
    普通文章[政治]07考研政治复习秘诀:得暑期者得07-16
    普通文章[政治]暑期考研政治复习小贴士:三层计07-16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暑期复习:调整状态 迎接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教育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金融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英语]通过词汇测一测 你离英语专业考研07-12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