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路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 李祖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即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生产发展,优良的生产发展环境是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大环境总体趋好。但受长期的小农经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深刻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金融环境恶化、硬件环境退化、人文环境弱化、体制环境老化”,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农民的生产环境。
一是金融环境恶化,资金成为农民发展生产最紧缺的资源。农村金融是农村生产与建设的血脉。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血脉在倒流,农村金融机构事实上已经成为从农村“抽血”的主渠道。每年约有7000亿元资金通过金融渠道流向了城市,平均每个县高达3亿元以上。农村的增值收益,大部分剩余被金融机构抽走。近两年,农业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7%~8%,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4.4%,均远低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农村金融业成为我国金融业中最为脆弱的环节,农村金融业正在逐步被边缘化。“财政输血、金融抽血”的局面,使统筹城乡带来的支持效益被大大抵消,各项惠农政策大打折扣(2006年,国家财政投入农村的总量3000多亿,只相当于农村通过金融渠道流向城市资金的一半),资金成了农村最稀缺的资源。一面是“流出”表现的过剩,一面却是需求表现出的稀缺,一个尴尬的“二律悖反”。
二是硬件环境退化,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成了制约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大部分是大包干以前修建的,现在普遍老化、损毁。而由于国家水利建设资金大部分投向大江大河治理,农民最需要的、受益最直接、受益程度最高的中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全面取消了“两工”,投入缺口扩大。有关方面粗略计算,农田水利年投工量由2000年前的102亿个锐减到目前的47亿个,净减少55亿个。农民筹资筹劳的唯一渠道——“一事一议”政策操作难度较大,开展面较小(在税费改革开展较早的一个中部省,近些年真正开展“一事一议”的村仅占总村数的10%左右),新的投入渠道没有形成,投入存在巨大缺口,造成当前很多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6%,机电灌溉面积不到30%。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正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三是人文环境弱化,谁来建设新农村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人文环境是形成整体环境的基石和根本,软环境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当前农村人文问题突出者有二:一是优质人才资源大量外流,“新生代农民”很少务农。虽然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对中国来说,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农村仍然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所,仍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阵地,仍然需要大量高素质农民来从事生产与建设。而现在,由于种地收入低甚至不赚钱,农村普遍存在着“轻农、厌农、弃农”意识,有些农民认为:农村一等人经商办厂,二等人外出打工,三等人在家种地,尤其是年青人在家种地更是被人看不起,大部分素质较高的青壮劳动力外出(《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据一个中部省对5个县区调查,平均在家务农的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总劳力的10%。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时代性命题:靠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农民素质亟待提高。农民不仅劳动就业技能普遍较低,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小农意识仍然较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还远没有真正落地生根,市场经济理念还远没有深入人心。比如在一些地方的开发建设中,资源埋在地下千年万年无人过问,一旦有人投资开发就漫天要价。农村落后的人文环境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四是体制环境老化,“以农补工”时代设计构建的农村上层建筑已成为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大因素。几千年“皇粮国税”的终结,使农村基层工作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但上层建筑的改革相对滞后,旧的体制和工作机制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是“三个不到位”:一是乡镇机构改革不到位。机构设置过多,人员编制过冗,导致行政成本过高。我国现在行政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全国乡镇财政收入能力不足1000亿,而维持运转则需2500亿,钱少只能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黄宗羲定律”随时都会卷土重来。二是乡镇职能转变不到位。责、权、利不明,县乡关系、乡村关系不清,政企、政社不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薄弱。三是政策落实不到位。长期的“以农补工”时代刚刚结束,与其相适应的各种向城市倾斜的政策法规以及上层建筑的系统修正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体系还远远没有建立。特别是,由于利益驱动,一些部门和地方对“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在认识上还没有真正统一,在行动上还没有真正落实,执政理念还没有真正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每年数千亿的支农资金经过层层跑冒滴漏,到了农民手里已变成毛毛雨,公共财政的阳光还远没有普照农村。
因此,提升农民的生产环境,应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增收为目标,针对以上问题,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打造新金融”,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其中,特别要鼓励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建立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止血”、“输血”,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命脉。
二是“夯实新基础”。不仅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特别要从国情实际出发,完善“一事一议”政策,适当放宽项目建设范围、简化决定程序、提高筹资筹劳标准,引导农民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投工投劳,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三是“培育新农民”。不仅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特别要提高农民的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合作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现代文明生活意识,把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本。同时,要给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是“建立新机制”。不仅要抓住取消农业税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着力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特别要建立新的县乡关系,克服乡镇一级权小、责大、利微的问题,推动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向县级延伸。
金路公务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