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既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注意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强调发展是相互促进、系统协调的过程,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辨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三)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
1、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2、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
3、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4、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
5、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七个关系”:
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要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
3、要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
4、要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
5、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6、要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7、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二题 构建和谐社会
(一)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日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三) 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城乡之间不和谐。社会结构存在两种独立体系,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生活。
2、区域之间不和谐。近年来,中国的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表现在:(1)经济总量的差距越拉越大。(2)人均GDP的差距越拉越大。
3、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不和谐。这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利益群体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由社会根源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
(四) 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1、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2、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3、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
4、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5、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三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 社会道德水准滑坡的原因
1、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道德观念发生变化;
2、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
3、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不得法。
(二)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措施
1、利用各种媒体,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八荣八耻”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宣传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3、努力创造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环境,广泛开展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群众文化活动。
4、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监督体系,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查处各种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背离的不良行为,依法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5、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注重发挥规章制度对人们道德行为的约束作用。要发动群众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
6、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在文明礼仪、
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旅游出行、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领域取得成效。
【参考例文】
呼唤“道德的血液”
众所关注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使政府信用受损,消费者信心受到严重挫伤,中国乳业也因此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危机。严厉整肃市场行为,切实落实政府市场监管职责和企业社会责任,党中央、国务院展开了雷霆行动。还中国食品消费市场以宁静的天空,为国人的生命尊严提供切实的保障,是社会各界的强烈期待。
近一个时期,一些地区相继报告了多起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各方公布的相关调查表明,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所致。据报道,2008年9月12日至17日8时,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共有6244例。
“向人民作出交代”,这是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所形成的决定中的最后七个字。这七个字,字字千钧。这充分说明,中央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政府,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政府。而负有责任的企业、监管部门和行政负责人如何向人民作出交代,作出怎样的交代,则是全国人民和中外媒体共同关注的重大考题。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对于任何生产经营婴幼儿产品的企业来说,确保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必须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良知,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家对祖国的未来必须担当的民族大义。其次才是利。任何以利害义,见利忘义的行为,都是不能被法律和公众所允许的,也是不可原谅的。
客观地说,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无论是法律规章,还是行业自律和企业制度,抑或是市场监管和科学检测,都有明确的规定,相关的队伍建设和监督从来没有停止过。就拿三鹿奶粉来说,产品从源头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多道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投放市场。但纵有上百道的检测,居然未能查出如此严重的问题。
查不出问题的问题,才是真正可怕的问题。这其中,最可怕的问题则是,再精密的仪器、再严格的检测监督,都难以查出道德缺失这一产品之外的因素。
据有关专家介绍,无论是企业、监管部门,还是第三方机构,常规检测是依据国家、行业标准进行的,只检测标准中规定的项目,而三聚氰胺属于化工原料,理论上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因此食品标准里可能不会有相关的检测要求。一种特定的物质通常需要特定的检测方法,化工原料的种类成百上千,寻找替代物非常容易。如果不法分子更换使用新的违禁化学物质,多道检测很可能还是难以发现。
7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考察时对在座的企业家说:“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家不仅要懂得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言之谆谆,情真意切。而这次三鹿奶粉事件,可以说是一本最新的反面教材,印证了此中深意:中国的食品生产和供给在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过程中,企业和企业家绝对不能在市场竞争中成长为金钱巨人之时,却在社会责任上沦为道德侏儒。
金钱巨人和道德侏儒的博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普遍现象。而三鹿奶粉事件则把这场博弈推向了极致。
有三鹿内部人士透露,发生添加三聚氰胺事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交奶的与收奶的“穿进一条裤子里”了,追逐利益是最根本的动因。据有关信息,自2006年公司与新西兰一家企业合资后,改变了原来的股权结构,成为有外商投资的股份制公司,公司员工开始持股,大家形成了一种共识:只有公司快速发展才能获得更多利益。在这种氛围下,公司表面看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但是企业文化、企业道德和企业管理都没有跟上对利益追逐的步伐。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向原奶中掺入三聚氰胺的方法已经逐步清晰:冷水中三聚氰胺是不容易分解的,只有将水加热后溶解,还需要加入脂肪油等物质才能蒙混过关。食品专家认为,这样的技术不像是普通奶商和奶农能够掌握的。
目前,梳理多方意见认为有一个谜团需要揭开:一是公安机关前段时间侦查结果认定问题发生在三鹿采购原奶的环节上,那么三鹿集团内部人士有没有参与这个环节的违法行为?二是添加三聚氰胺提高原奶蛋白质含量,这样的技术不是普通不法奶商能够掌握的,那么是什么人提供的技术和配方?三是最新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添加三聚氰胺行为在乳制品行业不是个别行为,三鹿等主要企业高层到底是否知情?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在“向人民作出交代”的严令下,人民期待的是,这次的“牢”能真正补牢,不仅是企业,监管部门和行政负责人的身上都应该真正流着“以人为本”的道德血液。要以严格的法律制度,无时无处不在的监督监管,让企业家们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社会道义,真正成长为道德的巨人,把“以人为本”落实到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坚决把那些患有道德败血症的所谓企业和企业家驱逐出局。
第四题 收入差距扩大
(一)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
1、收入差距扩大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
2、收入分配调控政策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充分,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3、收入差距扩大,还与发展不平衡有关
4、收入差距扩大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二)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对策
1、“提低”,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2、“扩中”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3、“调高”即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4、“打非”即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5“保困”即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参考例文】
机会平等是实现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径
在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越过这条警戒线,就容易产生社会动荡。199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在0.34左右,2003年已经逼近0.45,2004年超过0.465。
当前贫富差距拉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由过渡体制弊端和法制漏洞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和不公平竞争;历史上形成并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由某些倾斜政策和行政性垄断造成的地区差别和行业差别,由市场扭曲造成的企业和个人在经济上的分化等。透过这些原因,我们发现: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实际上不是收入的不公平,而是机会的不平等,或者说是由不平等而导致的不公平。
机会平等这种源于现代福利经济学的观点认为,所有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其就业、投资、职务升迁、赚钱赢利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作为竞争主体,他们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勤奋努力,抓住机会,就可以从低收入者进入高收入者的行列。可见,机会平等可以促进收入。机会平等意味着对身分特权的否定、对财产权的有效保护、对未来均等机会的开放。
要实现机会平等,关键是要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现在的收入分配不公,首先是市场平台的不公,远没有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如目前的要素市场没有市场化,距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这四个要求差距很大。劳动力市场依然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阻隔、土地市场受到产权模糊的约束、资金市场受到若干歧视政策的影响。
二是确立合理的政策机制。即使是市场机制运行良好,它所带来的收入分配格局也不能说是正确、合理、公平或合乎道德的。市场机制本身有加剧贫富差距的特性。因此政府有责任通过政策机制对过大的收入差距进行补救,如对弱者的援助、对垄断的遏制、对收入的调节等,从而改善公平。
三是推进基本的制度保障。要在制度上保障人民平等竞争的权利,核心是保证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方面的起点公平。
每个人的能力不等、贡献不同。之所以贡献不同,基本问题是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其收入的多少成正比列关系。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导致了收入的巨大差距。柬埔寨、尼泊尔、越南这些人均GDP是中国1/3的国家,都实行了免费教育。中国现在完全有能力实行农村的义务教育免费,同时对农民工和城市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职业教育。
中国目前有近八亿农民,占总人口的60%以上,但农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却不到15%。据统计,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3亿-4亿。如果一大堆人挤在一小块土地上的情况不改变,那中国的农民怎么能富起来呢?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并使他们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明显不足。覆盖劳动者养老保险只有20%,医疗与失业保险的覆盖率不到20%。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有利于起点公平,也是市场竞争的社会安全阀。
由此可见,机会平等是实现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径。只有从机会平等这一根本问题入手,解决机制、制度等方面的关键问题,才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收入公平。
第五题 社会保障
(一) 为何要让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居民
1、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人为本观念的重要体现
2、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
3、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4、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提高社会保障程度,有利于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 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 社会保障覆盖面小
2、 社会保障水平低
3、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三) 如何让社会保障体系覆盖每一位城乡居民
1、 适应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2、 适应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3、 适应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就业形势多样化的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政策
4、 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5、 适应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要求,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第六题 食品安全
(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等切身利益
2、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食品去安全关系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声誉
(二)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目前仍有两亿多农户进行分散生产,还有数百万个分散的小型加工企业,大多数生产设备陈旧简陋、工艺落后、生产环境较差
2、我国的食品监管体制还存在缺陷
3与当前食品安全严峻的形势相比,我们的监管与执法水平较低、力度不够
(三)怎样进一步加固食品安全防护网
1、完善制度是保障
2、源头治理是重点
3、全程监管是关键
4、严厉打击是良药
5、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积极作用
【参考例文】
消费安全考问政府监管效能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可谓三申五令,各种制度标准也不断出台,为何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依然频发?甚至波及知名品牌、跨国企业?当“齐二药”、“欣弗”、“瘦肉精”、“SK-II”等事件发生时,许多消费者不禁感到有些困惑。特别是近期暴露出来的三鹿奶粉事件,更让人匪夷所思。
专家指出,安全事故屡屡被曝光,这在显示了公众知情权逐步得到增强的同时,也暴露出当前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
复杂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对政府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而在这个涵盖法律法规、标准、检测、行政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中,行政体系当属“要害”。到目前为止,多头监管的问题还没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以食品药品安全为例,各监管部门职能相互交叉、重叠,造成监管效力低下、监管成本高昂;多部门共管一个环节,各自为政,使得监管对象无所适从;监管部门之间沟通不足,又导致监管真空地带的产生。
于是在实际工作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对于一些上档次的、有规模的大型食品企业,许多职能部门表现积极,发营业执照、发卫生许可证;对于一些小的企业、小作坊、小摊小贩,由于担心管不了、管不好,不少职能部门躲着跑,“管理的时候大家都上,出事的时候大家都推”。
我国食品药品企业量大面广、参差不齐,多头监管在导致职责不清的同时,又造成了有限行政资源的浪费。
比如,质量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分散,一些部门无力进行及时的技术升级,部分对技术装备依赖性高的检验无法开展,相关产品的管理放任自流。
一位食品安全专家直言,除了法律滞后、标准缺失,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一大问题,还在于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尤其是在当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与商业利益、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发生冲突时,又的人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惜与违规企业成为一根“利益绳索”上的蚂蚱。
事实上,同样实行多部门监管模式的英国,为了应对职责分工不明确、职能交叉或空白、部门行动冲突所造成的隐患,专门成立了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督机构——食品标准局(FSA)。2005年2月,就是这个代表英王履行职能、向英国议会报告工作的独立监督机构率先公布检验结果,引起了全球性对食品中添加苏丹红染料的围剿。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FSA不断向公众告知等事件的进展,公布涉及使用含有苏丹红染料的食品及生产企业名单。”上海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顾仁达评价说,“FSA充分发挥了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作用,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专家指出,理想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还应当拥有涵盖整个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涵盖全过程的法律,同时要让违法者受到严厉的处罚。记者了解到,作为监管部门发现药品质量的主要手段,2004年上海药品样检费用超过3000万元,而对样检不合格的处罚金额仅为400多万元。
“食品药品安全状况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事故也不可能‘零发生’,但我们希望,不要每次都以公众的健康安全为代价。”一位卢姓消费者对记者说。
第七题 就业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1)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大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长期存在
(2)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原本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3)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意愿直间存在“错位”
(4) 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2、 党和政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的措施
(1) 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2) 各地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各显神通,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3) 各高校把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
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
(4) 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扩大应届毕业生的招收数量
3、 高校毕业生应如何应对就业难
(1)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 自主创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3) 练好“内功”,增强就业能力和本领
(二) 返乡农民工就业
1、 今年农民工就业压力大的原因
(1)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们面临的十分艰巨的战略任务
(2)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明显的冲击
(3) 我国外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无技能或技能单一,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相
对弱势的地位
2、 党和政府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采取的措施
(1) 实施“保增长”各项政策措施,为农民工就业创造市场需求
(2) 强化就业服务,主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门路和信息
(3) 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
(4) 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3、 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素质
(5) 既要坚定信心,也要务实理性
(1) 返乡农民工应如何正确面对就业难
(2) 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
(3) 抓住机会提高自己
第八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 卫生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 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突出
(1) 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
(2) 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3) 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淡化
(4) 药品生产流通程序不规范,价格虚高
2、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1、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
3、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当前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
(三)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1、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2、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3、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4、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5、 促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第九题 社会安全
(一) 社会稳定
1、 社会稳定形势严峻的国际国内背景
(1)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协
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
(2)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和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比较突出
(3)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许多民生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4)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仍在滋生蔓延,由此引发了大量社会矛盾,致使部分群众心理
失衡
(5)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将长期存在,明里暗里的较量增多
2、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
(1)正确处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之间的关系,通过大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
民生问题,推动科学发展,安定民心,促进和谐
(2)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发生损害群众合法权益、影响社
会稳定的问题
(3)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包案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及时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和
不稳定因素
(4)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整合准稳和信访工作资源,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
搭建综合工作平台,形成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工作合力
(5)对一些热点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及时公布真实情况,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正确
引导社会舆论
(6)在反渗透、反分裂、反颠覆的斗争中,既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又讲求策略、妥
善应对,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群体性事件
1、应对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1)草率做出结论,容易引发不满
(2)信息公开不及时,谣言满天飞
(3)在第一时间,相关领导没有和群众直接交流,没有出面安抚,导致事态逐步升级
(4)少数地方毒品泛滥,社会治安差,群众缺乏安全感,容易形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
原因
2、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措施
(1)亲临现场
(2)就事论事
(3)信息公开
(4)反思、问责
(5)慎用警力
(三)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1、处理好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是化解矛盾工作的重点
(1)主要用经济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得失矛盾
(2)主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是非矛盾
(3)采用综合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各类矛盾
(4)根本方法是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2、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根本缓解利益矛盾
(1)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平等,解决好初次分配合理
(2)保证保障收入分配到位,解决好再次分配公平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保障性分配问题
3、建立诉求表达机制,合理化解利益矛盾
(1)努力建设透明政府,实行政务公开
(2)听证会制度
(3)在立法过程中扩大社会参与
(4)基层的村务公开、厂务公开
(5)完善信访工作
4、建立矛盾调处机制,及时处理利益矛盾
司法调节对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人民法院要积极支持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尽快形成多种调节并举的机制。
5、建立利益保障体系,积极预防矛盾产生
(1)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水库移民、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2)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
【参考例文】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警示
最近发生的几起“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7月1日,犯罪嫌疑人杨佳持刀闯入上海市闸北区政法大楼多个楼层疯狂袭警,致6名民警牺牲,另有3名民警和1名保安受伤。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抓获。
类似悲剧还发生在湖南张家界。7月2日,永定区西溪坪街道办事处彭家巷社区7组居民田某,驾驶一辆装有两罐已点燃液化气瓶的农用三轮车,冲进西溪坪街道办事处。液化气瓶随后在办事处院内发生爆炸,造成12名干部和群众受伤。
前者袭警的原因是,杨佳短期到沪期间,曾被闸北警方盘查、留置。此后杨多次投诉,并向公安机关提出相关赔偿要求无果后制造了这一惨案。后者的原因是,田某因其搭建的违章建筑在政府部门组织的拆违行动中被依法拆除,田遂怀恨在心,蓄意制造了这起爆炸事件。
专家分析,这两起案件均是典型的由个人策划、筹备、实施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往往起源于私愤,其报复目标不限于“利益直接相关人”,而是进行“无差别伤害”。一种是将私愤放大到对某个部门和单位的仇恨,还有一种是将私愤放大到对社会的仇恨,报复社会。
这类案件的发生,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极大的破坏,同时也对基层政府和各级公安机关提出了新挑战。纵观这类暴力犯罪事件,我们会发现,其起因基本上起源于一些小矛盾、小纠纷,但是如果这些小矛盾不能得以及时化解,或者案结事未了,当事人依然有怨在心,当怨愤积累到一定程度,悲剧就有可能发生。
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多发期。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政府和执法机关,一定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无论是做决策还是执法时,都要以理服人,凸显人性关怀,不能简单粗暴。建设和谐社会,既需要依法行政,也需要人文关怀。特别是对那些外来打工者、小商小贩等弱势群体,对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更要依法妥善处理,避免将矛盾激化。
同时,基层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要以执政为民的态度去化解矛盾,而不能动辄就把政法力量推到“第一线”,在客观上把自己置于群众的对立面。对这类问题的处理,表面看是个方式方法问题,其实质反映的是执政理念问题。
第十题 网络安全
(一)为何网络低俗之风不易禁止
1、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独特性,为低俗内容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2、低俗内容界定难,使一些网站打“擦边球”有空隙可钻
3、网络低俗之风难以根除的深层次原因,则在于其独特的利益链
(二)如何才能使网络天空更洁净
1、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
2、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管网
3、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使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
4、抵制互联网低俗之风,还需要网络运营者和广大网民树立应有的网德
·专家预测201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20题(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