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申论 >> 正文  
 
 
 
专家预测201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20题(二)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30 13:56:00

  第十一题   气象异常

  (一)   气候变化问题

  从1986年的冬季至今,我国已经经历了21个全国性暖冬。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威胁就是极端天气气候灾害。而未来20年全球气温增高的趋势仍将继续,这将使我国极端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区域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所造成的灾害也更为严重。

  (二)   气候变化的原因

  1、  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占90%以上

  可能性)

  2、  气候系统本身的自然变化也会导致气候变化

  (三)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  切实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位

  置,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避免灾害成灾难。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注意保护自然环境

  3、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三个环节

  4、  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针对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

  【参考例文】

  提高防震烈度  势在必行

  面对汶川大地震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需要树立以建筑物防震抗震为主的思想,切实提高建筑物的防震抗震的等级,以规避地震至今难以准确预报造成的损失。

  唐山大地震后,以建筑防震为主的思想便屡被提出,并在1980、1990年代形成过较为激烈的争论。赞成者认为,以建筑物抗震防震为主符合地震预报现状和我国国情实际;反对者则认为,大幅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等级将大幅度增加建筑物造价,这在当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建筑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背景下,不符合“少花钱、多办事”要求。

  近三十年来,虽然各地都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防震等级,但只是适度而不是大幅度提高。此次“5.12”地震的重灾区,建筑物设防烈度基本在7-8度,而汶川8级地震,烈度最高达11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部分建筑物倒塌也是必然的。

  如果灾区的建筑物提高了抗震防震烈度,做到中震“无恙”,大震虽有破坏而不致整体坍塌,就可以把伤亡减至最低程度。为此,在建筑物设计上必须果断决策,提高建筑物防震等级,并切实做好监督工作。

  首先,要明确树立以建筑物抗震防震为主的指导思想。这一方面要对设防烈度提高所增加的建筑造价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整体提高设计施工的科技水平。据有关专家测算,与完全不设防的建筑物相比,按8度设防将增加建筑安全造价5%左右,按9度设防要增加建筑安全造价10%左右。目前我国的建筑安全工作量,只占建筑物总造价的40%左右,增加建筑安全造价10%,其实只占总造价的4%,应该是能够承担的。更重要的是,与争论这一问题时的20年前相比,各地方的经济实力也有了迅猛的提高,对防震的资金支撑能力已显著改善;而整体提高设计施工的科技水平,特别是要做好建筑结构整体的紧密连结,则不一定要花很多钱,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抗震能力。

  其次,在统一指导思想指导下,由各地因地制宜调整并公布本地建筑物的设防烈度,并依此来指导新建位房和旧房加固。

  再次,对这次地震中全坍塌,部分坍塌和基本完好的建筑物进行分类调查研究,从中汲取深刻的经验教训。如果发现了“豆腐渣”工程,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建筑质量监督的法制工作,确保建筑质量。并规定,所有的建筑物建成后,都要在适当的位置刻上设计、施工和房地产企业的名字,以明确责任。

  再其次,由于农民住房在建筑中不设防,因而在地震中坍塌最严重。建议各地政府从本地农村的实际出发,研究提高农房抗震能力的措施,并切实指导监督农房建设。

  最后,学校建筑物的防震烈度要求应更高。据了解,不少西方国家中小学校建筑的设防烈度都要高于所在城市其他建筑物1-2度。这一方面同中小学校人员密度较高;另一方面,坚固的建筑物可成为灾难发生时居民的紧急“避难所”。因而,建议在新的建筑防震要求中,把中小学建筑物设防烈度再提高1~2度。

  第十二题   资源环境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基本特征、基本要求、基本目的和实质

  1、内涵: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

  2、基本特征: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

  3、基本要求: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

  4、实质: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排放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一)实现低碳经济的措施

  1、以观念更新推进低碳经济

  2、以结构创新推动低碳经济

  3、以科技创新推进低碳经济

  4、以消费方式创新推进低碳经济

  5、以管理创新推进低碳经济

  (二)推行低碳消费方式的措施

  1、政府引领低碳消费方式

  (1)培育全民低碳意识,营造低碳消费文化氛围

  (2)完善政府激励低碳消费的法规政策

  (3)政府机构从自身入手,带头节能减排

  2、企业主导低碳消费方式

  3、公民广泛参与低碳消费方式

  【参考例文】

  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

  人类贪婪地追求经济发展与物质需要,无休止地利用化石能源,放任co2的高排放,把自己从“原生态”低碳经济逐渐带入了“高碳经济”体系。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大大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为人类带来了前工业社会不可想象的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大规模快速使用化石能源导致co2排放量的显著增加。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以牺牲环境效益为条件是一种只顾人类、不顾自然;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顾当代、不顾后代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给人类带来了经济增长的诸多困惑。如果任其永远持续下去,其结果只能是“高烧”的地球不堪重负,丹尼斯·米都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增长极限的预言也将不幸言中。

  在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人们开始追求一种不仅为了当代人还要让后代人生存、发展的生活方式,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为此,不能再沿着粗放型的高碳经济模式和奢侈的过度消费与超前消费的消费方式,人类应通过低碳生活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又不影响公民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不牺牲经济的发展,既让人人充分享有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又时时考虑为后代保留和储蓄应有的空间与资源。这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它将是人类未来生态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

   

  人类社会当下正处在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笔者以为现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自身对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一种理性权衡;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性认知;是一种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可持续经济;是继人类社会经历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近年由于经济和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温室效应减排的国际压力。但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经济要较快增长以改善民生、增进福利,又需要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面对双重压力,当务之急是要继续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出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十三题  政府建设

  (一)   问责制度

  问责制度,是法制政府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而且也是法治国家、法制社会、法治党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

  1、明晰问责四原则

  (1)应坚持权利与责任相对应的原则;

  (2)政治和道义层面的问责规定,应与法律法规和纪律条规相衔接;

  (3)必须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

  (4)问责规定的具体条文必须坚持适用性原则。

  2、如何健全问责制度

  (1)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现有规定进行认真清理;

  (2)本着开拓创新的原则,有针对性的稳步推进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3)问责的基本方式是自我问责与组织问责并行;

  (4)问责事项要抓住根本;

  (5)落实相关改革和配套制度建设:

  ①要深入推进公共权利运行过程透明化,保证群众的咨询权和媒体的报道权;

  ②要切实转变干部的为官理念,形成新型政治文化氛围;

  ③要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二)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1、  内涵

  (1)       政府综合绩效评估制度

  (2)       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制度

  (3)       公共财政预算评估制度

  (4)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制度

  (5)       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

  (6)       公共项目绩效评估制度

  (7)       绩效审计制度

  (8)       公民评估和群众参与制度

  2、  特点

  (1)       按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设定整套有机评估体系

  (2)       更加关注公众评估,群众监督的力量大大加强

  (3)       这些制度比较强调“通用性”

  (4)       引入完整的责任追究机制,其刚性更强

  3、  政府绩效评估中的突出问题

  (1)       我国绩效评估缺乏立法保障

  (2)       行政问责未形成制度

  (3)       政府管理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不足,不利于绩效评估的准确性

  4、  解决政府绩效评估存在问题的措施

  (1)       以外部问责为主要目标,加强多重评估机制的配套体系建设

  (2)       以公民满意度为重要标准,强化政府绩效促进政府工作的功能

  (3)       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建立科学完备的绩效评估信息系统

  (4)       加强我国政府的行政责任机制建设

  (5)       合理使用评估结果,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激励功能

  (三)   反对官场新“八股”

  1、  官场新“八股”的内涵

  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文牍主义、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新“八股”的危害

  (1)       使一些领导干部面对社会矛盾时“心发慌”

  (2)       催生了形式主义的流行

  (3)       阻隔了干群之间的心灵交流

  3、医治新“八股”的措施

  (1)自上而下保护“个性”

  (2)创造条件让群众挑刺

  (3)把反对新“八股”引入干部培训教育工作中

  (4)营造人人喊打的舆论环境

  【参考例文】

  科学考评政府

  以考核评价官员,古今中外行之久矣,究其含义,不仅为进退不肖,更为以政绩指挥棒,将国家的政治决策高效地推进落实。

  政府绩效考核,被视为“静悄悄的政府革命”,近几年来一直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中占有重要位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制度;温家宝总理要求抓紧研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其战略思维一以贯之。

  科学的绩效评估,看的是政府向社会最终交出的成绩单,考评更直接、更客观、更全面。目前,全国范围内推行政府绩效考核已箭在弦上;各地通过探索也积累下较丰富的经验。近日,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课题组出台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可视为迎接政府“大考”的“技术标准”。

  相较于5年前推出的评估体系,经过时间探索与总结后,新体系的最大特点,是专门设计了公民评议与群众参与制度,以民督官,拓展了基层民主的空间,强化了以人为本的导向;同时,新体系增加了公共财政、公共政策、公共项目等评估制度,推动政治建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指向明显。

   

  其次,这套体系强调通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在全方位涵盖政府职能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可根据自身战略目标与治理短板,有侧重地设置具体指标。

  实施这样的考核体系,首先能大大提高行政效率,是治理不作为、乱作为的对症良药。尤其是在改变“懒政”、“惰政”,推动勤政、廉政方面,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有力引入群众评议制度后,更能改进工作作风,维护群众利益,提高执政公信力。

  其次,绩效考核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治理工具。对于地方政权而言,现代治理的特点是任务繁多、千头万绪,主政者如何主次齐抓,避免挂一漏万;如何统筹治理,通过刚性制度强化管理;如何避免突发事件、运动式任务冲淡常态管理;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面准确地审视调整政策,这多重治理目标,可以用设计良好的绩效评估体系加以实现。

  可以期待,以绩效评估体系为起点,政府将迎来大考评时代,行政管理体制新一轮改革已蓄势待发。

  第十四题   反对腐败

  (一)   消极腐败现象的表现

  1、  当前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金融、司法等领域腐败现

  象仍然易发多发

  2、  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有的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恶劣

  3、  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安全、生态环

  境保护、征地拆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

  4、  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的问题依然严重,主要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

  义、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等问题

  (二)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

  1、  教育有效

  2、  制度管用

  3、  监督到位

  4、  改革深化

  5、  纠风深入

  6、  惩处有力

  【参考例文】

  正视官德缺失之痛

  于9月展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其主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干部的作风问题是党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建的一项长期任务。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加大对官员道德修养的教育、培训、约束,使其真正做到 “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做人要讲道德,做官要讲官德。对领导干部而言,道德门槛应该比普通百姓更高一些。然而,时下一些为官者的行为举止,不仅脱离了官德的水准,而且连做人的道德底线也屡屡突破。官德缺失之痛,在撕扯着公众敏感神经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执政党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勇气和智慧。

  我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官德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受到重视和强调。《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荀子》中说,“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具有放大效应和示范,一言一行都受人关注,一举一动都有导向作用。

  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官德建设始终与政权安乱、国运兴衰、百姓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官德兴,政权安,国运旺,百姓幸福;官德衰,政权乱,国消亡,百姓遭殃。。

  为官之道,在于恤民;尊道贵德,在于气正。中央领导同志一再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实际上,这正是官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一个领导干部只有体恤民情,才能体察民意、集中民智,做到“以人为本”,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用于为人民谋福祉上来;只有风清气正,才能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声色所迷。

  官德正则吏治清。眼下,各地都在认真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制”,旨在严格监督各级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确保政令畅通、责任到位,这固然是整肃吏治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把官德教育、党风建设、政务公开、评价机制和监督体系等行之有效的干部管理方式结合起来。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的敬畏之心。约束官员之“德”,就是让他们有所敬畏,而不是为所欲为。约束官员之“德”不全在所谓政绩指标,而在于“公开监督”,在于“群众满意度”。干部言行是否一致,权利是否滥用,道德修养如何,是否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把“考核表”交由民意来填写。这样,官员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就不会乱来,官德缺失现象也会一天天好转起来。

  (二)反对中介腐败

  1、  中介腐败的表现

  (1)       提供虚假财务鉴证,帮助上市公司“圈钱”

  (2)       故意低估国有资产,在国企改制中沦为腐败帮凶

  (3)       土地评估大变“魔术”,或高或低如同儿戏

  (4)       招标机构见利忘义,与相关人员勾结串通,进行腐败交易

  (5)       提供虚假司法鉴证,使司法腐败获得“技术支持”

  (6)       依仗权势地位垄断业务,大搞强制服务和乱收费

  2、  中介腐败的“病根”

  (1)       产业结构特殊,中介难以中立

  (2)       权利干预,“逼良为娼”

  (3)       利益冲突,不能自持

  (4)       人员素质低,职业操守差

  (5)       法律约束不够,监管不力

  3、  治理中介腐败的措施

  (1)       切实转换政府职能,让中介机构准确定位

  (2)       建立健全法律监管体系,加强中介机构自律

  (3)       加强舆论监督对中介机构执业情况和诚信度要及时披露信息

  (4)       严格职业资格审批,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

  【参考例文】

   

  治理中介腐败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到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我国中介组织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在市场交易、资源分配、要素流动、秩序监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关于中介组织参与腐败的案件不断增多,严重损害了尚在成长中的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削弱了中介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企业与企业、私权与公权之间充当服务、监督、沟通和调节等角色,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独立、公正、可信。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介组织越来越多地从事经济代理、咨询策划、法律服务、资产评估、账目审核、交易组织、市场监管等活动。中介组织虽是非权利性组织,但其影响交易的作用是巨大的。像准入的资格评估,像国有企业转制或破产中的资产评估,像建筑中的造价评估,等等。从现实情况看,这类中介组织本身具有一定的仲裁功能,加上易受权利或金钱的影响,因此资产评估、财务报表、补偿认定等中介活动成为中介组织腐败的高发领域,中介组织的公正性大打折扣。

  中介组织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符号,也是社会迈向法制的重要基础。当前,针对中介组织腐败暴露出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对症下药,最大限度地防止中介组织失去公正。

  确立严格的中介组织退出机制。中介组织成立、运行、退出理应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我国当前对中介组织存在重准入、轻管理的问题,即中介组织准入的门槛和条件相对清楚,可中介组织一旦成立后,监管主体不够明确,导致一些中介组织做了有失公平的事情不能得到及时纠偏,甚至继续蔓延。一些案件往往是在查其他问题时暴露出来的,很少有中介组织腐败案件是由监管部门主动发现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即中介组织一旦发生了影响公平、公正的活动,立即进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通过公开监督的方式,让不守诚信的中介组织“见光就死”,坚决维护行业的纯洁性。

  建立依法监管中介组织的制度。我国目前对中介组织的管理,主要依靠行业规章或红头文件。但规章或文件在制订过程中,中介组织通过各种方式施加影响,因此刚性约束不够,存在不少管理盲区。实际上,中介组织作为社会的第三方,深度影响着社会的公正,因此须建立依法管理的监督体系。当前,要通过立法对中介组织的职责、义务以及违反的惩戒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让中介组织管理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割断政府部门与中介组织的权利联结。我国一些中介组织是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的,一些中介组织承接了政府的某些职能,这就决定了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与权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中介组织甚至是用着政府的房子,拿着政府的票子,带着政府给的帽子。这些中介组织客观上易受权利的干预,而失去公正。也有一些中介组织为了抢夺市场资源,主动投向政府部门怀抱,以求得保护和业务机会,这也易失去公正的立场。所以,首要任务是在政府部门与中介组织之间设立“防火墙”,保证中介组织不被权利所干预,也防止中介组织寻求权利保护,最大限度地培育中介组织的独立性、公平性。

  第十五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党的农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十七大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指明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向

  2、  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

  (1)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

  权利,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前提和基础

  (2)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的保障

  (3)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承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制等形式流转土

  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原则、允许的形式

  (4)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底线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

  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合理利用

  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巩固基本经营制度

  (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稳健康发展

  1、正确认识和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系

  2、正确认识和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3、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正确认识和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国家、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关系

  (四)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1、转包

  2、出租

  3、入股

  第十六题   文化软实力

  (一)文化产业战略价值凸现

  1、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容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2、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

  素,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作用

  3、  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具有消耗物质资源少、环境污染小、附加价值高的突

  出特点

  (二)   发挥文化产业的功能和特点,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贡献

  1、发挥文化产品的内容消费、娱乐、休闲功能和特点,为缓解金融危机冲击,提振国民信心,扩大内需作出独特贡献

  2、  发挥文化内容产业逆势上扬及对相关产业关联带动的功能和特点,为实现经济增长

  8%的目标增添新的动力

  3、  发挥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的功能和特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4、  发挥文化产业就业容量大和灵活就业的功能和特点,为促就业、惠民生贡献力量

  5、  发挥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的功能和特点,促使中国文化快速迈进国际市场,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第十七题   新能源

  (一)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原因

  1、新能源产业被国际社会寄予带动经济复苏,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厚望

  2、新能源短缺和新能源消费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3我国可再生资源能源潜力巨大,新能源前景广阔

  (三)   发展新能源的措施

  1、健全保障机制

  2、政府和企业联手化解成本难题

   

  3、优化能源发展环境拓展消费市场

  4、着力推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5、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

  【参考例文】

  新能源驱动中国

  “要抓主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结合拉动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开发清洁环保的新能源,这将是我们应对危机、转‘危’为‘机’的最佳作为,是引领新方向,催生增长点的重大举措。”

  3月19日,当科技部部长万钢公开表示自己对新能源的厚望时,世界新一轮新能源科技竞争,已经因美国总统奥巴马刚刚推出的新能源战略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能源衰减与需求强劲的长久性矛盾,加上当前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急需新科技革命的提振,新能源关键技术的突破很可能成为新的产业革命的引擎,不亚于之前引领世界经济大步跨越的信息技术革命对全球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深刻变革。

  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油气、煤炭等常规能源可能不再是群雄逐鹿的焦点,谁掌握了先进的新能源设备和技术,谁在新能源领域拔得头筹,谁将成为后石油经济时代的佼佼者。

  对中国而言,如何在这轮能源革命中,抢占发展先机,应该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如果我们不能从一个更高的视野审视新能源发展问题,也许十年之后,将会突然发现,又落在了别人身后,而且到那时,即使想追也望尘莫及了。

  对中国而言,逐步调整一直以来以高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升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不仅是出于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更应着眼于国家能源长久安全的维护。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重要的是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以风电为例,为了扶持国产风机,国家政策曾明确要求风电场建设中风电设备国产率必须达到70%以上,为适应政策需求,国际风电制造巨头纷纷在华建厂,但这样的“国产化”,并没有扭转外资企业主导中国风电设备的局面,而核心技术也没有到我们手中。

  如何科学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整合研发力量,增加对产业的投资,对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来说,甚为重要。

  第十八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坚持好字优先的依据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2、资源环境生态代价过大

  3、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4、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得到问题比较突出

  (二)坚持好字优先的要求

  1、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相协调

  2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加快农业基础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3、坚持好字优先,就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4、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经济发展的提出位置

  5、坚持好字优先,就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

  1、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十九题   宏观调控

  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依靠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出口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最突出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出口受阻。我们要千方百计保证出口不再大幅度下降,就要继续提高一些行业的出口退税率,进而帮助企业。

  (二)投资

  1、基本建设,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

  2、企业的更新改造

  3、房地产(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消费

  1、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2、缩小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推进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

  【参考例文】

  估足形势复杂性和严峻性

  我国上半年各类经济数据陆续公布,舆论多有乐观解读。多名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刺激计划已显现成效,甚至称中国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危机的胜利者。对此,我们切不可盲目乐观,沾沾自喜,而应保持头脑清醒,既客观、理性看待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力条件和积极因素,又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上半年主要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多项指标都透出积极信号,显示中国经济基本处在底部企稳阶段,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需求下降幅度较大,造成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困难增多。当前国民经济仍存在着较大的下行压力。这些重要指标显示,尽管中央刺激经济措施的积极效果正在显现,形势比预料的好,但经济止衰回升趋势仍有待进一步观察确认。

  我们不能忽视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往往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果我们只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而对消极不利的一面视而不见,甚至讳莫如深,讳疾忌医,那么,我们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善势也可能被挥霍殆尽,甚至走向反面。

  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是客观存在的。应该清醒地看到这次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之深重,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之巨大。对危机何时触底,哪个国家和地区有可能率先走出危机也只是预测,对会否出现新一波危机,它孕育于何方,爆发于何时,重创与何地,仍然众说纷纭。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成长壮大的中国经济,如此紧密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不可能自外于世界经济大势而独善其身。

  需要清醒地看到,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面对“保增长、保民生、扩内需、调结构”的艰巨任务,还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

  投资长期以来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当前,在一揽子计划的促进下,投资出现加速增长,将为经济发展持续提供向上的力量。但是,近期出现的“投资竞赛”征兆应该引起各级各地的高度警觉。不仅如此,上一轮经济扩张其积累了大规模过剩产能,其调整消化亦将是一个异常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持续半年的出口下滑,更是我国经济触底反弹的刚性制约。至4月份,我国出口连续第六个月同比下滑,表明全球经济并未出现根本性好转,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仍有很大不确定性,未来出口料将延续同比负增长态势。

   

  消费“马车”仍需加鞭,跑得更快些,才能对我国经济起到更大的作用。从总体上看,消费占我国GDP的比重约为36%,远低于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50%的水平。同时,应该正视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给就业造成的压力已明显影响到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将制约消费增长,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也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忧则兴,预则立。在国际经济走势尚不明朗的大环境下,在我国经济向好态势仍有待稳固的基础上,我们应把困难估计得更大一些,把各种预案和准备做得更加充分扎实一些,做好最困难的打算和准备。备而不用,也强过临渴掘井。

  第二十题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一)保障增长是全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1、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下降,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减少

  2、外部需求的萎缩,首先冲击了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外向型企业

  3、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步从沿海向内地、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延伸

  4、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增长幅度下滑过快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二)把改善民生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

  1、国际金融危机给群众生活造成许多不利影响,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重视民生

  2、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实现的利益问题

  (三)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硬任务

  1、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2、必须把保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努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1)要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功夫用在平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2)认真听取群众的利益诉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

  (3)积极疏导、有效处理热点问题,坚决防止把个体矛盾演化成群体性矛盾、小事情发展成大事件

  (4)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1、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今年党和国家工作的主题

  2、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者的关系

  (1)保增长是基础

  (2)保民生是目的

  (3)保稳定是前提

  【参考例文】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保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人们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的简称。实际上,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设计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因而,对保增长的理解要避免简单化,要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三个方面来完整地理解和贯彻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主题。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保增长是基础,包民生是目的,保稳定是前提。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民生的改善,就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真诚拥护,保增长、保稳定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保增长、保民生就无从进行。只有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有机统一起来,在做好保增长各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民生、巩固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成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增长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加紧抓好,取得实效。

  要坚持把保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给群众生活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增加了改善民生的压力。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随着上述措施的贯彻落实,人民群众在保增长中将得到更多实惠。

  要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硬任务。当前我国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的时期,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岗职工、失业农民工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劳资纠纷、合同纠纷等新矛盾不断产生,严重暴力犯罪上升,社会治安出现不少新情况,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必须把保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要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功夫用在平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认真听取群众的利益诉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积极疏导、有效处置热点问题,坚决防止把个体矛盾演变成群体矛盾、小事情发展成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增加人民群众安全感。

  “不须迎向东郊去,素在千门万户中。”面对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只要全国人民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我们一定能够变挑战为动力,迎来满目春光。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

    2010年国家公务员部分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热议:公务员考录模式统一 难解公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温州市公务员招考公告公布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国考北京十余万考生上阵角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国考结束 天津考生感觉题多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90后女大学生:我们在考公务员与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开考 宁夏共有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近百万人参加2010国考 考录比达到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考北京11.4万人参加 常识类考题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考赶考当作玩 “裸考者”越来越11-30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年国考行测命题变化分析:稳11-3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前提示汇11-3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专家支招:公考如何“临时抱佛脚11-3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冲刺国考:考前一周复习三策11-3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8日截止打印准考证 考生请做好冲11-3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年国考考前11点提醒:三大纪11-3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冲刺国考:考前一周复习四点注意11-30
    普通文章[数学]数学复习:化被动为主动 从苦学到11-30
    普通文章[数学]2011考研学子看过来:数学备考早11-30
    普通文章[英语]分秒必争 考研冲刺时间管理14法11-30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