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争论
①城市中心论
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依据。
这主要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
①关于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的分析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分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这就是: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两个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两个主观条件。
②“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即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毛泽东关于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论述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已基本形成。
③关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而不能走相反道路的系统论述
1936年到1939年,毛泽东又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策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理论著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以乡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系统地论述了走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到封建制度的压迫。因此,在全局上和长时间内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那样,利用民主议会制度和组织工人进行罢工实现革命。所以,中国人民面对三重压迫,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武装斗争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特点。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工人阶级又少,因此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有一个本身强大的无产阶级作为革命的主力,从而依靠无产阶级本身的力量就足以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把革命推向全国。而在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单单依靠他们不可能占领中心城市。中国革命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农民是中国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因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确立起革命力量的深厚基础,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并且长期占领着中国中心城市。中国革命的敌人控制着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命脉,控制着中国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建立起自己强大的武装力量。所以,弱小的革命想在城市取得斗争的胜利是非常困难的。而广大农村则是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这就为中国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中国革命只能在农村集聚力量,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