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法制史、宪法单元模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条规定包含了法的哪些要素?()
A.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规则都包含在内
B.仅包含法的概念这个要素
C.包含了法的概念和法的规则两个要素
D.包含了法的概念和法的原则两个要素
2.下列有关法系与法律体系含义的表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法系是具有同一历史传统的国家和地区的法的总称
B.法律体系是一国之内的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其他国家的法或完整意义的国际法
C.法系是根据英国普通法(判例法)和欧洲大陆法典法的历史传统而对法所作的分类
D.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3.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科研活动的权利。这属于法的指引作用
B.小王认为,小李故意将路灯打破的行为并没有违反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这属于法的评价作用
C.张洪犯诈骗罪被判刑3年,出狱后,非常悔恨,表示以后要遵纪守法,好好做人。这属于法的教育作用和强制作用
D.马经理认为,将来《直销法》出台后,传销行业将成为合法,因此加紧发展传销组织。这属于法的预测作用
4.下列关于法治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法治是众人之治,与民主相联系,它包含的法律和制度其含义从表面上看是中性的
B.法制、法治的出发点、基本精神、价值取向都是为了维护民众的利益、保障民众的权利
C.法治要求在全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必须依法办事
D.中国古代法治最早是由先秦法家提出的,而梁启超则是中国现代法治提出的第一人
5.某医院确诊张某为癌症晚期,建议采取放射治疗,张某同意。医院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致张某伤残。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赔偿。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张某的伤残确系医院的医疗行为所致。但法官在归责时发现,该案既可适用《合同法》追究违约责任,也可适用《民法通则》追究侵权责任。这是一种法律责任竞合现象。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该法律责任竞合实质上是指两个不同的法律规范可以同时适用于同一案件
B.法律责任竞合往往是在法律事实的认定过程中发现的
C.法律责任竞合是法律实践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因而各国在立法层面对其作出了相同的规定
D.法律解释是解决法律责任竞合的一种途径或方法
6.赵某与王某为邻居,常有口角。一天,由于王某养的羊吃了赵某菜地上的菜,赵某大怒,遂砍伐王某屋前的果树10棵。王某向乡派出所控告。乡派出所接到控告后,经调查,以县公安局的名义对赵某作出拘留5天的决定,并责令赵某赔偿王某200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A.王某因对果树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的法律关系
B.县公安局与赵某形成了平权的法律关系
C.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
D.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双向的法律关系
7.下列哪一国家或地区的法不具有很强的大陆法系因素?()
A.加拿大的魁北克省B.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
C.英国的苏格兰D.中国香港
8.下列关于西周的契约法规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西周的买卖契约被称为“质剂”
B.西周的买卖契约也被称为“傅别”
C.“质”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
D.“剂”是买卖奴隶、牛马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
9.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法律形式的说法哪个不正确?()
A.商鞅变法时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
B.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形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形成了律、令、科、比、格、式相互为用的立法格局
C.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格”起着补充“律”的作用,带有刑事法律性质,与隋唐时期的“格”相同
D.编敕是宋代一项重要和频繁的立法活动,神宗时还设有专门编敕的机构“编敕所”
10.关于中国古代的“准五服制罪”原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准五服制罪”原则是在《晋律》中最早规定的
B.“准五服制罪”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以丧服为标志,区分亲属的范围和远近,分为五个等级。如果亲属之间有侵权行为发生,则依据这一原则决定是否追究责任
C.根据“准五服制罪”原则,侄子杀叔叔的处罚要重于儿子杀父亲的处罚
D.“准五服制罪”原则是法律儒家化的表现之一
11.制定法是英国法的渊源之一,下列关于英国制定法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制定法在法律渊源中的重要性不如普通法和衡平法
B.制定法的效力和地位低于普通法和衡平法
C.国会立法属于制定法,被称做“基本立法”
D.社会立法是在制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备案制度是保证规范性法律文件合法的重要措施。下列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备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B.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C.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只须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备案
D.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须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13.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在何种情况下必须辞职?()
A.立法会全体议员的四分之一联合动议指控行政长官应当辞职
B.因两次拒绝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仍以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所争议的原案,而行政长官仍拒绝签署
C.因立法会拒绝通过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解散立法会
D.30名立法会议员联合动议指控行政长官应当辞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哪些规定充分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5.下列有关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论述正确的是()。
A.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要求我国公民只要年满18周岁,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要求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都是相等的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表明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并非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D.秘密投票原则要求如果选民是文盲就不能参加投票,因为其如果委托别人代写,就违背了秘密投票原则
16.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都是一级民族自治地方
B.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就是民族自治机关
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只能由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D.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都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7.关于2004年宪法修正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加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在统一战线中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将有关“紧急状态”的规定改为“戒严”
D.将“政治文明”、“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明确写入宪法
18.下列关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表述,错误的是()。
A.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B.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名额:设区的市、自治州19人至41人,人口超过800万的设区的市不超过51人
C.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名额: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11人至23人,人口超过100万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不超过29人
D.每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名额经确定后,在本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内不再变动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