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深圳首批公开招聘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将进入面试阶段,据深圳考试院数据显示,350个职位,34545名考生应考,成为深圳有史以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考试,也是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最多、竞争比例最大的一次考试。(《广州日报》3月23日)而“起薪7000元,最高1.5万元”的薪资标准也使这条新闻迅速在网上引起热议。
如此千军万马去竞争的其实只是“瓷饭碗”——早在今年年初,深圳就高调宣布,深圳公务员管理将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三大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明确为非领导职务,设7个职级,只在这些职级中晋升,并且今后一律实行聘任制。既不担任领导干部,又只是聘任制,实在离我们印象中的“铁饭碗”有些差距。
“瓷饭碗”虽“瓷”,却还属于公务员,因而仍是“铁饭碗”的同胞兄弟。有调查表明,大学生钟情“铁饭碗”的一系列理由中,有超过六成的人首选“福利好”和“稳定性强”。“瓷饭碗”虽在“稳定性”上比“铁饭碗”差一些,但在其他方面则未必,比如权力一样享有,又比如收入,最低的见习执法员起薪为7000元,一级执法员则为15720元,而且还不包括其他福利。即使是在消费比较高的深圳,这也算是十分优厚的待遇了。
而纵观全国的公务员考试,这一“国考”逐年升温,从2003年至2009年,6年间“国考”人数增长了14倍。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13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的资格审查,角逐1.5万个岗位,部分职位供需比超过2000:1。此背景下,深圳的“瓷饭碗”异常火爆,就不言而喻了。
从社会分工来说,公务员只是众多社会职业的一种。公务员从事的是社会管理工作,提供公共服务,客观上讲,公务员提供的公共服务本身并不创造社会财富,他们只是在现有存量财富中进行调配,让其实现更好的分配,以及促进其更快地增长;而增量的财富,则需要更多的人在社会上创业,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如果大量优秀人才去当公务员了,于社会发展而言也许是一种逆动。
正因为如此,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在今年全国两会小组审议会上就忧心忡忡地说,“现在为什么考公务员这么热?博士、硕士,学外语、学化学的,都在机关里做些收收发发的工作。600万大学生都去考公务员,都吃财政,不创造生产力,这意味着社会的倒退。”而全国人大代表景新海则认为,政府大量招公务员的做法是不对的,政府公务人员数量应该受到绝对控制。他甚至建议大学毕业生不要为了求稳而去考公务员,“可以冒一冒险,去闯一闯。”
然而,形势比人强,逆耳忠言和真诚建议都无法比现实中公务员的“前景”更让人动心,因为,在“社会的倒退”背后,是权力的高歌猛进。权力在社会的通吃,已经形成一种“低洼效应”,让精英们聚集在公务员领域。孙中山先生曾说,公务员是人民公仆,但是现实中却是“掌勺者占据了大锅饭”,权力占据了分配资源的绝对优势。一方面,前些年“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呼声渐渐淹没在“国进民退”的滚滚浪潮之中,精英在市场上无法寻找资源,只能转回到体制内。并且,权力不但掌控资源,还利用资源为自身牟利,公务员的收入增长总是大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增长,把权力直接变现为福利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对于权力的约束仍赶不上权力的增长。“公款吃喝”难以清理,“公车私用”屡禁不止,“公费出国”泛滥成灾。极为重要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亦迟迟无法出台。
归根到底,只有权力先“瘦身”,那些“瓷饭碗”、“铁饭碗”才不至于引得无数青年趋之若鹜。(杨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