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警院教师 金路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祖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识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内在地需要而且必将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1.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经济不发展,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就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样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蕴涵着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在现代社会,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应当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那种单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提高,甚至不惜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代价的做法,是与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发展背道而驰的。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和谐文化来指引和推动。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人们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2.建设和谐文化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文化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这种交流、交融、交锋不仅发生在国际而且发生在国内。对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协调、妥善解决,就会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建设和谐文化,必将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荡;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3.建设和谐文化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的差异,各阶层之间、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需要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的法律调解机制,也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思想文化、道德规范对人际关系具有调解和整合的功能,社会越是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越需要发挥思想文化、道德规范沟通思想感情、调节人们行为、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就能够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就能够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4.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和谐始于内心。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这既能够激发人们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个人遇到某种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人们精神上的这些不健康因素一旦变成极端行为,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文化源泉。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必将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发展;必将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二、和谐文化的主要内容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科学把握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意识发展变化的新特点,以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为根本,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加以推进,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些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2.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失去了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无法有效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现在,部分社会成员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必须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和建设和谐文化的中心环节,摆在重要位置。要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成为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要着眼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要着眼于促进人际和谐,广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要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道德的规范和维护。要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深入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培养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3.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当前,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舆论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状态。能不能坚持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努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对社会心理、群众情绪有着重要影响。要紧紧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人们的思想疑虑,主动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充分反映党和政府的积极努力,引导社会舆论沿着理智、建设性的轨道发展;要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表明政府部门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最大限度地压缩噪音、杂音的传播空间。舆论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对于促进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具有重要作用。必须按照有利于反映群众意见和呼声、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形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针砭时弊、弘扬正气、理顺情绪,给广大干部群众以信心和希望。新闻媒体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要适应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坚持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核心,有效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功能强大的新兴媒体,成为我国1亿多网民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诉求的平台,对社会舆论态势和走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要认清互联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高思想认识,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引导网民理性讨论问题、表达意见,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
4.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激励人民奋发进取、创造和谐美好生活的号角,对于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当代社会,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更成为放松心情、温润心灵的“润滑剂”和“减压阀”。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繁荣文艺创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文艺工作者要树立“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努力把和谐理念和精神融入到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中去,善于从火热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创造中吸取营养,创作出更多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的美好,更好地发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按照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优先安排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文化项目,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创造良好条件。要按照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要求,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
三、建设和谐文化的措施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确保和谐文化健康发展。
1.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谐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也是由人民群众共享的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严肃认真地考虑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效果,做到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坚持正确导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2.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以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我国有着优秀的“和合”文化传统,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性和重要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重视尊重规律、休养生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重视家庭和睦、融洽相处;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仍然是衡量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尺度,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要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继承不是墨守成规,对体现和谐思想的传统文化资源,必须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3.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和谐思想在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文化发展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把“和谐”理念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面对社会的种种弊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批判地继承了这些思想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描绘了未来和谐社会的美好设想和实现途径,指出未来社会应当是人的能力和潜能得到发挥、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离不开对各国有益文化成果的学习与借鉴。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人们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使和谐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而且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学习必须以我为主,借鉴不能照抄照搬,在西方大国奉行文化霸权主义,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情况下,必须保持应有的警惕,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原则。
4.必须坚持重在建设。重在建设,是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生成与发展,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可能通过急风暴雨式的“文化运动”来实现。建设和谐文化,以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为目标,更应突出强调重在建设。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重在建设,就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汇聚成和谐文化的时代潮流;就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必须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培育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形成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的生动局面。坚持重在建设,必须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问题,注重用交流疏导、民主讨论、说服教育等方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坚持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内发生的问题就在什么范围内解决,不管处理、解决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促进社会的团结和谐,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