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申论 >> 正文  
 
 
 
绪论:申论考试面面观之“百家争鸣”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2 8:29:42

  绪 论

  一、申论考试面面观之“百家争鸣”

  数年来,为了给全国各地广大公务员考生切合实际地辅导,孙景民博士对公务员考试申论学科进行了大量的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的范围包括全国的专业教师和命题人员的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科研成果。下面把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一)申论是一种必考形式

  肖飞、刘亚非、张荣江:申论考试是国家选拔公务员考试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一些机关单位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进行的一种考试科目。它需要应试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否则就难以答好申论试卷。为使应试者能够较理想地答好申论试卷,在总结几年来申论考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拟从应试者“要懂”、“要会”,即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方面来谈一点浅显的看法,以供应试者参考。一定要懂得什么是申论、必须懂得什么是申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有些考生离开考场还在问什么是申论,这不能不叫人啼笑皆非。参加申论考试,连考什么都一无所知,怎么能考出好的成绩来呢?

  (二)申论起源论

  张希清:在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中,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问题成为最大热门课题之一。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或曰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

  何美荣:申论考试是国家人事部从2000年开始实行的录用公务员的考试科目。几年来,社会反响良好。探究申论考试的源头,笔者研究发现,“申论”与我国汉代选拔人才的方法“对策”、“策论”有其渊源关系,并可从中看出其借鉴意义。

  劳玉灵:“对策写作论”是《文心雕龙•议对》篇的一个重要内容。“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是刘勰对“对策”写作的形象性描述,是“对策”在写作上的美学要求,它体现了《文心雕龙》始终强调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理论原则。这一美学要求,既阐明了“对策”写作与一般议论文写作的区别,也阐明了“对策”写作与文学写作的根本区别,同时也给人们指出了提高“对策”写作能力和水平的根本途径。刘勰的“对策”写作理论,对于当今的申论写作仍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申论考查能力论

  岳海翔、赵同勤:提出对策是《申论》常考的试题,要求考生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是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问题提出对策这类试题要求考生针对论述文体的定位自拟题目进行论述或论证写作,是《申论》试题中分量最重的一道题目,备受考生关注。多数辅导教材将该试题的写作文体界定为议论文,指导考生着重从论点、论证和论据三个方面作答。近几年的考试中,一些考生把论述文体写成单纯讲道理的议论文体,导致该部分的成绩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正是一些辅导书误导了考生,考生不了解《申论》论述试题的文体定位应该是什么。

  陈翼霞:现代社会讲究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特别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形式“申论”的出现,更是将写作教学改革置于社会与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文章从“申论”考试题型出发,分析了当前的写作教学,对写作课程作了一些粗浅的勾勒,并提出了自己对写作教学的一些设想。

  高尚卿:《申论》考试已进行多年,它几乎成了人们迈进国家机关大门做公务员的“入门券”。本文拟从“申论”测试应试者从政必须具备的一些能力入手:如阅读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等,试图为应试者提供能力培养的途径。因此,应试者必须注意对这些能力的培养。

  张鸣:《申论》考试,是一种具有模拟公务员职务性质的能力考试,试卷注重对应试者的分析、判断、概括、提出并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测试。申论背景材料是整个试题作答的重要依据和测试水准标准的关键所在。申论背景材料的选材范围极其广泛,一般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等众多方面。

  李葱葱: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是选拔主任科员职务以下国家公务员的唯一途径,通过笔试和面试等考核方法,测量应试者从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能力素质,从中选拔优秀的国家公务人员。从2000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增加了“申论”科目,重点考查“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几年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考生和社会各界对“申论”由不了解到逐步熟悉并接受,总体反映良好,认为“申论”试题取材与国家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联系紧密,时效性强,考核功能上突出对考生综合能力素质进行测量。许多专家认为,“申论”考试把阅读和表达、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高考写作多年来解决不了的难题。

  朱毅:《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阅读给定的背景材料是其中最基础的环节。在阅读的基础上,首先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其次把握好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学会用思辨性思维来斟酌材料,选准突破口;第四,在杂乱的材料中要把握好主次关系。唯此,才能正确把握给定的材料。

  侬必盛:我国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法制完备的公务员制度,造就一支具有公仆意识、廉洁、勤政、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人事部明确提出“以队伍建设为主题,以完善创新制度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作风建设为重点”的总体构想,规定队伍增员“每进必考”,并实施了录用公务员的《申论》和行政的能力考试。本人认为应该从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的视角,探究《申论》写作能力的科学思维。

  高选勤:《申论》是各级各类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笔试科目,目的是选拔人才,聘用新秀,因此它区别于一般考试的特点有三:突出能力;淘汰率高;综合性强。“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概括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分析和引申论述的写作能力。淘汰率高是指不以某种常规分数线或稳定的尺度判定合格与否,而是一种按报考与招录比率随机筛选的竞争机制,进入第二轮面试的概率通常低于20%。综合性强是指应试者的知识、能力、学历、素质诸方面的综合。

  沈士光:在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申论,就是对所给材料作引申,并发表议论。这种考试是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及写作能力。

  吕幼安:《申论》考试中的弹性思维,主要指阅读分析给定资料,要从暗示性、灵活性、延展性三方面入手。暗示性主要指给定资料,无论是事件型资料还是现象型资料的背后,一定暗藏着矛盾的根源;灵活性则主要是指考试中第三环节的论述立论,要灵活多变地从不同角度立论;延展性也是指在第三环节的作文立论时,尽可能地发挥个人潜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应考者的理论素养及综合能力。

  (四)申论是一种方法论

  官盱玲: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写作的好坏,决定着考试的成功或失败。要善于深刻地理解申论材料的本质意义,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好材料的有限与无限、主体的主动与被动关系,拓宽写作思路,寻找具有创新意义的申论结论。

  朱建梅:探讨申论考试。审清材料内容,抓住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概括材料;找准问题的关键,制订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明确文章主旨,深入浅出分析论述,完成文章写作。

  张红云:申论写作的基本构成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概括主要内容。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把所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表述出来。第二部分是方案对策。从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中得出该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在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应采取的解决措施或方案。第三部分是论证。就所提出的对策、方案进行论证。申论写作最显著的特征是限定性、规范性。

  苏林娜:申论考试是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内容,有其明确的考核目标。讨论申论考试命题的变化和不同评卷标准的不同结果,要实现申论考试的考核目标必须在命题上体现灵活和变化的原则,而评卷标准应明确针对考核目标,能够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并由此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做出判断。

  李士谦、张文华:“申论”虽不同于古时的“策论”、现时的作文,但与“策论”、作文都有相通之处。经过认真的研读和多次练习,你就会发现考“申论”并不难:第一,固定的模式。总体题型是固定的,试题分为三个部分——说明、资料和要求;第二,不变的要求。都是要求做好三个题——概括、对策、论证。只要了解了题型,把握了规律,不断总结技巧,做到精练表述,“申论”考试就不能说难。

  (五)申论是一种社会问题分析论

  孙景民:申论是以一个或几个社会问题的分析为中心,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公务员所要求的各种素质和职业技能。

  张喜洋:申论作为国家选拔公务员的一种测试方式,不仅成为当今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形式之一,同时也为传统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其一,评判性阅读是“申论”写作的起点。“申论”的含义,是针对背景资料所蕴含的某个社会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因而学会解读、发现、开掘,是“教”与“学”的重点。其二,理性表述是“申论”写作外化的成果。提出问题,条分缕析,给出方案,三位一体,具有严密的逻辑向度,既要把握“申论”客观性命题背后的要求与意图,又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是“教”与“学”的难点。“申论”这种要求贴近社会、理性思考、注重实效、条理清晰的高难度写作特点,不仅为传统写作教学开出了一片新天地,而且对培养政府高级管理人才的意义重大。

  朱毅:申论比“应试作文”和“文书写作”更具概括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准备申论考试,要注意知识积累,注重实践,关注社会和生活,关注热点,关注与应考职位相关的问题。考试中要善于抓“材料”的文眼,不忘“虚拟身份”,要把握政策依据,言之有理,对策要切实可行,要掌握行文规则。

  傅金祥:近年来,申论考试已成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公务员和选拔干部的重要命题形式。申论,源于孔子所说的“申而论之”。“申”即“申明”,“申述”;“论”,即“论述”,“论证”。“申论”即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对策。今天的申论考试重点是考查考生处理社会问题、事件的策略水平及应对能力,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质疑论

  陈妙云:《申论》这一事物提出以后,由于其定义不明确,导致社会上对《申论》的认识五花八门。《申论》不是一种文体,它是一种考试的科目,但其科目类别不清楚。

  (七)申论角色论

  桓金良:申论的写作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或给定材料作文。在申论的写作中,首先要把握好写作者的角色定位;其次提出方案要合理,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逻辑性;最后在论证时通过对文章标题的拟定、开头结尾的设计、本论的安排,使文章思路清晰、布局得当。

  (八)申论文体论

  何美荣:申论是录用国家公务员特有的应试文体,它的诞生是应用写作与时俱进的产物。它具有独特的写作特征:写作文体的独特性;写作主体身份的限定性;写作主体的方向性;写作体式的非限定性;写作过程的程序性。

  张丽君: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首次使用了申论命题,几年来,申论逐渐被认识和使用。但从使用的情况来看,申论主要是作为一种考试形式来学习和研究,有的学者以“申论考试”、“应试文体”名之,大部分应用写作教科书没有把它列入编写范畴,可以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申论的价值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

  张爱荣:申论是2000年开始用于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应试文体,它涵盖了策论和作文两种形式。“读”是申论的基础,“点”是申论的重要环节,“对”是申论的关键,“证”是申论的核心。

  汪莉:申论是新形势下录用国家公务员的一种应试文体,申论写作既不是传统意义的作文写作,也区别于古代的“策论”。申论写作特征主要表现在:写作文体的独特性、写作主体身份的限定性、写作主题的方向性、写作体式的非限定性、写作过程的程序化等。

  (九)申论题型论

  李士谦: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及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开始于2000年,至今已有多年。前3年的《申论》试题模式是固定的,即阅读给定材料后,一概括,二对策,三论证;而近两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省市所用《申论》考题有了较大变化。一是题干变型。一方面,作答题数有变化,从几乎固定的三题变化为二题、三题或四题。如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时为二题——一是对策方案,二是设计讲稿;山东省2004考题为四题——一是概括原因,二是写一篇短论,三是提对策,四是写文章。

  (十)申论是心理过程论

  宋玮: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是人类独有的智能。写作思维是写作者在对客观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加工、提炼的心理过程。2000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试大纲》中指出:申论考试“主要测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这些能力归根结底都是考生的心理过程。

  (十一)申论职业素质考查论

  洪威雷、宋俊丽、王汉斌:申论考试是我国公开、公正、公平选拔公务员制度的一种创新,为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提供了一个规范化的竞争平台。申论考试的主要特点是“试卷编排的程序性”、“答题过程的程序性”、“能力测试的综合性”、“考试的限制性”。申论考试是一种全新的考试,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紧扣方案的针对性,做到看清“虚拟身份”,明确文体要求,突出可行性。论述写作力争做到拟题脱俗巧点睛,以小见大高立意,说理论道重分析,言活语实可触摸,有的放矢关痛痒,辩证论述防片面。

  谢巨涛:《申论》是国家录用公务员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为选拔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结合实际,贴近社会,考查考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灵活性大,难度高,要想考好它,就要认真了解《申论》考试的要求,从容应对,才能取得好成绩。

   

  二、华图申论教研中心一统“申论之道”

  “申论”考试是根据目前国家机关工作的需要,针对考生阅读能力、文字水平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方式。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大纲中这样表述申论考试: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根据考试大纲以及我们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申论要高瞻远瞩。申论作为官样文章,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立意要高,主题高。申论写作要着眼于长远利益,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高屋建瓴,善于升华主题。就是说,写出来的文章要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决不能媚俗,更不能低级下流,怨声载道。

  2.大题小作。申论文章要“大题小作”,不能像传统作文一样“小题大做”。申论文章的“大”强调的是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上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传统作文不一样,申论考查的重点是根据特定的事实或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加以论证的能力。申论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和论证,其重点在论,更在“申”。

  3.申论讲究全面。片面是政府和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大忌,因此,申论文章的要求是全面。所谓全面,指的是内容全面和思维周全。内容的全面是指资料所包含的主要内容都要有所涉及和阐述,不能遗漏申论阅读材料中的某些含义,不能以偏概全,以保证更高的得分。所谓思维的全面是指在申论写作中,考生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分析要全方位、多角度,同时,考生要学会使用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绝不可以偏激、固执、牢骚满腹。因为,平和中庸的风格才比较符合申论的要求。

  4.文章深刻精美。申论的文章要精美,精美的要求有两个:一是深刻凝练,二是具有理论色彩。坚决杜绝生活化和文学化的语言出现在申论文章里面,这不但会破坏整个申论的语言风格,更说明考生不具备基本的公务员语言素质,往往给考生的考试得分造成较大不良影响。

  5.实事求是。申论文章要“高”、“大”、“全”。这里,高、大、全指的是境界,而不是“假”和“空”的具体行文。它的要求是充实和真切。

  申论不同于其他论说,它不是仅凭主观好恶选材,随心所欲进行评论,而是要求准确把握一定的客观事实即所给的材料,做出必要的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发表准确的见解,提出有效的措施,然后加以论证。它是根据公务员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借鉴了我国历史上“策论”的特点,专门用于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应用文体。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产生的测评功能,涵盖了作文和策论两种考试的基本测试内涵。

   

  三、申论样卷展示以及标准评分例文

  (一)申论样卷展示

  申论考试的表现形式分为三部分:一是注意事项,说明答卷的要求、时间,提出指导性建议;二是申论写作的背景资料,一般为7~20个;三是提出申论要求,要求考生在弄清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完成2~6个题目。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第一题、第二题,所有考生都必须作答。第三、四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第五、六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未按上述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3.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能用于发电的将近5.4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6年,实际开发的水电在1.29亿千瓦左右,利用率不到2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用电负荷比较集中的东部省市,火电项目四处开花。大量利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在我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的大幅项目地图前,可以清楚地看到,西部几乎所有的江河都被大坝拦腰斩断。例如:在岷江,正在建设的紫坪铺电站,装机76万千瓦,坝高156米,紧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大渡河整个流域规划建设356座电站,最大的瀑布沟电站,装机330万千瓦,估计移民15万。在澜沧江,规划了14级梯级开发,已建成的漫湾电站装机125万千瓦,目前是云南最大的电站。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

  2.2004年8月,云南省怒江州的规划报告,提出以松塔和马吉为龙头水库,与丙中洛、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格、岩桑树和光坡等梯级组成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可达2132万千瓦,超出三峡工程装机容量300多万千瓦。报告指出,13个梯级电站的开发,总投资896.5亿元,如果2030年前全部建成,平均每年投入30多亿元,国税年收入增加51.99亿元,地税年收入增加27.18亿元。896.5亿元的总投资,可带来40多万个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

  3.怒江州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92.2%,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刀耕火种、人背马驮等原始生产方式和纹面部落等原始社会痕迹。怒江58.3%的区域面积纳入自然保护范围,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不能开发,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02年,怒江州全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05亿元,全州4县均为国家扶贫重点县。2004年怒江州人均年收入在625元以下的贫困村有11个,农民人均年收入978元。

  位于滇西横断山脉纵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条大江,在东西150公里内紧密地排列依偎着,群山高耸,峡谷深切,构成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理奇观。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雪山和冰川环抱其间,古老的孑遗植物在这里延续生命,珍稀的动植物在其间繁衍生息,这是地球精心营造的一个最雄奇瑰丽的自然宝藏。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我国这一“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准备在这里实施的“两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刚一出台便引发巨大争议。

  4.2006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写道:力争珠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测区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得到保护与恢复。在生态脆弱区,严格控制开发,建立以保护生态功能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

  对引起巨大争议的怒江水电工程,2006年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表示,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但原先提出的要充分利用怒江水资源,建设13级水电站,是一种掠夺性的开始。虽然当地希望尽早开发,但即便是没有争议的一两个水电站,也要在严格前期工作审查的基础上实施开发。要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进开发工作。

  5.怒江峡谷全长316公里,以其2800米至3800米的相对高差,被誉为“东方大峡谷”。其间高山湖泊星罗棋布,江河瀑布奇丽壮观,处处有雄关要隘、奇峰异石、飞瀑流泉、急流险滩、雪山雄峰和茫茫原始森林。怒江区域分布着植物130多科,900余属,3000多种。其中,竹类10属50种,花卉250多种,光杜鹃花就有90多种,兰花150多种,药用植物近1200种,动物505种,被誉为“物种基因库活的博物馆”。这里是“三江并流”核心区域,是亚欧和印支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地质结构复杂,峡谷两岸山体、断层以及岩层的破碎、变质、旁侧牵引现象分布广泛,构成丰富多彩的地质构造遗迹景观。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是怒江地区特有的土著居民,传统民俗文化极具特色。如傈僳族的阔时节、同心酒、澡塘会、沙滩埋情人、“上刀山,下火海”、无伴奏多声部合唱,怒族的桃花节、仙女节、密期节,独龙族的纹面女,普米族的吾昔节、火塘文化,此外还有各民族各具特色又互融共生的歌舞说唱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怒江特色的过江工具——溜索等等。

  怒江州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创品牌、八年建支柱”的旅游业发展目标,旅游经济持续增长。1997年至2006年10年间,怒江州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27.9%,国内旅游者年均增长率达18.6%,海外旅游者年均增长率达73.13%,旅游业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已成为怒江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6.某水利水电职能部门收到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大量意见。

  政协委员A先生说:有什么根据认为建水坝就可以提高怒江老百姓的生活?这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当然一部分人可以致富,水电公司的人可以致富,地方官员可以搭车致富,但当地老百姓真能致富吗?完全靠水电站发电,用救济的方式解决移民问题不是长远之计,长远之计是必须给老百姓一个生计。他认为,移民问题不是轻易能解决的。现在报道的大量三峡移民特别是到外省市的移民出现回流问题,就是证据。当然牺牲一部分人利益不可避免,但要权衡。另外还有污水问题,修了水库后,活水变成死水,污染会加剧,怒江也会有类似的问题。

  著名环保人士B女士根据有关统计数字指出,全国1600万水库移民现在仍有1000万人生活在贫困当中。她说,这1000万贫困移民都没有解决,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怒江建坝就能改变怒江老百姓的贫困?怒江被人类学家认为是民族的走廊,说明有很多民族,有很多的传统,有各自的生活方式。B女士说:老百姓为什么喜欢在那里生活,为什么政府在沿江给他们盖房子他们不住,而要回到山上去?如果只看到了一个季节的怒江,而且根据几天的考查就认为老百姓不能在那里生活是欠缺考虑的。

  某学报C主编提出:怒江作为目前我国仅存的原生态江河之一,应从国家生态安全长期目标出发,将其作为一条生态江予以保留,不予开发。这样,一方面可使其成为国家的自然遗产得到永久保护;另一方面,把怒江作为一个江河生态的对照物和参照系,开展长期、全面和系统的环境观测活动,取得原始生态环境系统的各种相关数据,与人类已经开发的江河进行对比,为国家进行环境影响战略评价提供依据。他说,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基本停止了大规模的建设。

  环保专家D教授认为,不反复论证地质情况的可行性就贸然施工已经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在金沙江建水坝,不是要解决能源问题,三峡上游所有的电站都是为了拦截泥沙,这只能说是在为三峡工程买单,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很多研究三峡泥沙的专家都持这样的看法。但是,真的修了多梯级水库就能解决泥沙问题吗?泥沙一层层拦上去,上游该怎么办呢?

  7.云南大学E教授说:“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的确不是解决当地群众贫困和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但是,怒江州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怒江地区生存条件的恶劣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水电开发,至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

  某经济研究所F所长认为,只有开发怒江才能有资金进行生态移民,也才有可能使植被不再被当地百姓出于生存需要而破坏,怒江水电建设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上海某大学地理研究所G所长指出:“美国人民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

  云南省政府某研究室H主任说,滇西北的怒江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至今仍是云南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该地区72万亩耕地大部分是挂在陡坡上的“大字报”地,每亩地的产值回报仅33元,10亩地养活了1口人,全州唯一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也在环保工程实施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科院I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怒江建水电站能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老百姓的贫困不可能靠国家救济解决,库区5万移民的代价还是比较低的。从发电角度说,怒江的装机容量可以达到2100多万千瓦,超过长江三峡1800多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而怒江的投资只有长江三峡的一半,因为怒江的地理条件好,可以用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I院士强调指出:“2100多万千瓦不是小量。”他还认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是优先发展的地方,这里发展水电,一部分输出华东、华中,一部分可输出缅甸,从国际形势看,有其战略意义。

  8.在瑞典,几乎所有未被大坝截流的河流均被法律保护起来,以免受到人为开发的破坏。在美国,大约有16000千米的“杰出”河段在1968年通过的联邦《国家自然与风景河流法案》(National Wild and Rivers Act)中得到了保护,还有许多河流也受到州一级的立法保护。

  在加拿大和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考虑到生态资源一直是当地居民在使用,所以采用居民以生态资源入股的方法,个人入股大约占30%左右。只要电站还在发电,还在创造经济效益,失去土地的当地居民就不会为生存担忧,他们一直与电站、与电力企业贫富与共。

  20世纪70年代,埃及建成了阿斯旺水坝。这座水坝给埃及人带来了廉价的电力,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然而也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几千年来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带来的肥沃土壤,冲积形成了富饶的三角洲。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截断尼罗河,阻挡了尼罗河夹带的大量淤泥,使两岸土地日渐贫瘠,尼罗河两岸绿洲失去了肥料的来源,没有足够的淡水冲刷土壤中的盐分,土地盐渍化、沙漠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埃及这片美丽富饶的绿洲日渐消失。同时,高坝下游河段沉积物日积月累,使污染情况更加严重,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1965年地中海产沙丁鱼1.5万吨,而大坝建成后的第二年(1971年),埃及海域已见不到沙丁鱼了。尼罗河下游成了静止的“湖泊”,为血吸虫、蚊子的繁殖提供了条件,阿斯旺地区附近居民的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

  9.漫湾水电站属于开发中的第一期工程。现在国家财政每年可从漫湾电厂获得1亿多元,其中,云南省财政获得5000多万元,所涉及的4县获得5000多万元。漫湾电厂和云南省电力公司共获得1.2亿多元。漫湾电站对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对移民的扶持显得十分微弱。漫湾电站实际移民7260人,移民经费实际支出5500万元,其前期补偿严重不足,人均不到8000元,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据调查,在库区淹没前,漫湾地区移民人均纯收入曾高出全省平均值11.2%,1997年库区淹没后,这些移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平均值的46.7%,收入大幅下降。

  田坝村距离漫湾电站大坝800米,漫湾大坝截流,村庄被淹,村民们不得不东一家西一家地搬至群山众壑之间。有的村民说:“以前在河边的土地灌溉很方便,而现在山上的土地没有水,种不了粮食,要抽水上山就必须买设备、付电费,可是我们哪里有钱呢?”由于无工可做,无地可耕,一些人只能翻山越岭背井离乡去打工,有的人只能依靠拣电厂的垃圾为生。

  漫湾水电站规划在计划经济时期,修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运行在市场经济时期。漫湾电站的周边地区,类似田坝村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的困难悬在空中,反映、上访多次都得不到解决。

  漫湾水电站建成后出现的许多问题,超出了工程建设者的预料。移民普遍搬到了山上,开垦坡地,砍伐树木,导致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滑坡与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在1993年蓄水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发生了100多处崩塌滑坡,财政拮据的当地政府找电厂交涉,电厂认为这是后期滑坡,自己没有责任。

  10.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干流全长约1050公里,地跨费吉尼亚、密西西比、田纳西和肯塔基等7个州。在20世纪20~30年代,该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由于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成灾,加之交通闭塞、水运不通,环境恶化,疾病流行,文化落后,成了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1933年,该流域人均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会立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enressee Valley Authority,通称TVA),开始了规模宏大的田纳西流域治理工程,从在田纳西流域建设水电设施开始,到40年代末,TVA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者。目前,TVA电力经营年收入达57亿美元。TVA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洪水泛滥,扩大灌溉面积,通过航道建设,形成了1000多公里的水运通航能力。1945年以来,水道吸引了30多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加速了地区工业的发展。沿河两岸的工厂为当地居民直接提供了44000多个就业机会以及更多的服务机会。

  经过40多年的规划和建设,田纳西流域的自然资源得到了综合和合理的开发,区域经济得以振兴。到1977年,全流域平均国民收入比1933增加了34倍。可以说,正是从水电工程建设开始,TVA改变了田纳西人的生活,把一个贫穷的田纳西,建设成了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田纳西。水电工程带动了田纳西流域农、林、渔、煤矿、旅游等行业全面发展,彻底改变了这里的贫困落后面貌,使其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之一。

  11.负责水利水电的某职能部门,就反对在怒江建设水电站的意见(即“给定材料6”)准备予以答复。讨论后,形成该部门答复意见的初稿。下面是初稿的基本内容:

  慎重考虑生态问题。力求对每条河、每个大坝的规划设计都慎重对待生态问题,严格按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做好环评报告,就每座大坝的生态问题,制订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区、国家生态功能区等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开发建设和其他的大型工程建设,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水电建设必须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工程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慎重对待资源开发问题。在生态脆弱及生态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尤其不能走片面的资源开发道路。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有资源优势,但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是否一定能够转化为地区的全面发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转化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弄清。对以前那些资源开发规模上去了,但经济发展水平并未相应提高的案例要总结教训。

   

  参考文献:

  胡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录:

  1.坚持生产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三、作答要求

  (一)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20分)

  要求:指明“焦点”,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二)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15分)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以下两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三)1.“给定资料7”引用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民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

  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该观点,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6”引述了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意见。请你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作出答复。(15分)

  要求:有条理地写出答复内容,有理有据,不考虑行文格式,不超过300字。

  (四)请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

  (2)符合题意,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以下两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五)给定资料11,列出了某职能部门准备对反对意见给予答复的基本内容。请指出这样答复存在哪些明显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怎样修改补充。(25分)

  要求:(1)分条作答,指出一个问题,接着写出修改补充的内容。

  (2)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

  (六)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2)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

  (3)总字数1000~1200字。

   

  (二)标准评分例文以及阅卷采分点

  1.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根据给定材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阐述。(20分)

  要求:指明焦点,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例文:

  水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总体利用率不足25%,尤其集中在我国西南,当地政府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准备在怒江流域开发“两库十三级”水电方案,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主张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怒江州生存环境恶劣,可供利用的其他资源有限,水电开发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怒江水电建设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可以使生态环境不因为老百姓出于生存压力而被破坏;滇西北经济发展缓慢,区域内没有支柱产业;兴建水利的移民费用低,投资小;水电开发的装机容量大,不但可以满足华东、华中的用电需要,还可以输出国外,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兴建水利工程导致当地百姓移民,破坏了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开发可以保护当地的自然遗产,对于当地水文条件调查欠缺,而移民的生计问题并不能靠救济解决,水电工程并不能给百姓一个生计;兴建水利后上游变为死水,加剧了环境污染;怒江是我国仅存的原始生态江河,具有保留价值;如果地质情况论证不充分,造成的积沙问题将难以解决。

  本题采分点:指明焦点,概述全面,语言流畅。上述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占据分数大约百分之八十,后一个大约百分之二十。

   

  2.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15分)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例文:

  水电开发工程都应以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对当地自然环境、人民生活水平、移民安置、招商引资、解决就业进行科学、严谨、系统化的规划和建设,以达到自然环境由恶劣到优美、生活水平由贫困到富裕、经济发展由缓慢到快速、就业机会由少到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只顾当前经济利益,忽视长远发展的纯粹地获取资源的工程。

  本题采分点:内容方面:照顾当地群众利益和自然环境;不应只顾眼前利益。形式:简明,具有条理。

   

  3.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7”引用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该值得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

  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该观点,不超过200字。

  例文:

  G所长的观点是:一些地区人民基本生活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因而在开发水电工程的项目上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以及相关因素;但是如果某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生活贫困,在基本生活需求都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为实现地区脱贫,经济发展,发展水电工程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所以兴建水电工程要看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对水电工程建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怒江问题上,该地区水电可以适当开发。

  本题采分点:观点准确;字数适当。

   

  (2)“给定资料6”引述了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意见,请你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作出答复。(15分)

  要求:有条理地写出答复内容,有理有据,不考虑行文格式,不超过300字。

  例文:

  C主编,对于您的意见,我们已经认真考虑,现对于您的意见作出答复:

  首先,西南部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人们对怒江的保护并不完善,如果任其发展保留,也可能造成另一种破坏。

  其次,对怒江作全面系统的生态观测区的生态相关数据对于怒江的保护以及合理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实施的必要性。但是如果需要与人类已经开发的江河进行对比,并不一定要完全不开发才可以,合理的规划,全面统筹后一样可以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

  最后,西方国家基本停止水电工程建设是建立在其水电资源开发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的,而我国西部地区还有大量的水电资源尚未开发;水电工程对环境的破坏是可以依靠合理的规划统筹来避免的,不能因为在开发的同时保护环境有困难而放弃努力实现愿望。

  本题采分点:观点准确,对策可行,具有针对性。

   

  4.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请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①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

  ②符合题意,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③总数800~1000字。

  例文:

  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

  2004年8月,云南省怒江州的规划报告提出了怒江流域的“两库十三级”的水电开发方案,这一方案可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二、三产业发展,促进财政增收。但是,提出的对怒江的十三级开发,是一种掠夺性开发的开始。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全面开发水电资源,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成为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水电开发的核心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各界众说纷纭。主张怒江水电开发的观点认为怒江州生存环境恶劣,可供利用的其他资源有限,水电开发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可以解决当地老百姓恶劣的生活状况。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观点主要认为怒江的水电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并且对移民的生活不能起到改善的作用。

  在我看来,我国的水电开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加强对水资源丰富地区水电开发的规划整治,尤其是在我国水资源丰富的西南部地区。以预计建设的怒江水电工程为例,预计装机容量就可达2100万千瓦,超过三峡工程。如果对西南地区的水电加以充分开发,其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执行力度,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否则就会走上一些失败的水电工程走过的破坏生态平衡,无法稳妥安置库区移民,文化古迹遭到破坏,泥沙淤积现象严重的老路上去。再有,要防止大规模无序开发。怒江流域物种丰富,被誉为“物种基因库活的博物馆”,一旦遭到破坏,将永不能修复还原。

  其次,要实现水电开发的循环发展。这其中包括加大对当地贫困人口的水电收益扶持力度,在这一点上可以吸取美国田纳西水电工程的经验,如利用水电工程吸引投资,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或者以水电工程入股的形式,使水电工程每年盈利能够实在地放入老百姓的口袋。与此同时,利用水电工程刺激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居民脱离原始的生活方式,从另一个角度保持了原有生态环境不遭破坏。

  最后,要以水电工程为龙头,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开发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形成自然景观与宏伟工程的和谐一致,并以此为契机发展经济。

  本题采分点:与材料所反映的价值指向相符合;观点鲜明;结构合理,符合当前主流路线、方针和政策;语言流畅;文体优美。

   

  5.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县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材料11,列出了某职能部门准备对反对意见给予答复的基本内容,请指出这样答复存在哪些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怎样修改补充。(25分)

  要求:(1)分条作答,指出一个问题,接着写出修改补充的内容。

  (2)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

  例文:

  (1)力求对每条河、每个大坝的规划设计都慎重对待生态问题。这种说法模棱两可,表达意思不明确,没有表明立场。

  修改: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因水电工程的修建而遭到破坏。水电开发应坚持先规划统筹,再开发建设的基本步骤,对于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如污水问题、泥沙淤积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作充分的分析;妥善安置移民,解决移民就业、生计问题,为移民提供就业机会;保证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

  (2)慎重对待资源开发问题。这一说法过于笼统。

  修改:变片面的资源开发道路为全面的资源开发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做有针对性的开发。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为提高地区经济效益,不能盲目地进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应该进行综合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保留当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对移民给予适当的福利补偿。应用水利工程全面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对于具有旅游资源的区域,还应大力扶持旅游业的发展,避免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盲目开发行为。

  本题采分点:内容修改准确、合理。

   

  6.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县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2)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

  (3)字数1000~1200字。

  例文:

  人与自然

  2004年8月,云南省怒江州的规划报告提出了在怒江流域修建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的“两库十三级”的水电开发方案。如此庞大的水电工程,其规模甚至超过了长江三峡。但是怒江流域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原始生态江河,在开发利用的同时避免盲目的开发和造成的生态破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成了整个工程的核心。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错误观点就是:水电资源开发等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成功的水电工程,例如美国田纳西水电工程,不仅改善了当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的恶劣生态环境状况,而且疏通了水道,吸引了投资,扩大了就业,实现了现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再如我国的三峡工程,同样是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从这些例子我们得知,要想做好一个水电开发项目,就要充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兼顾开发和保护,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否则就将造成阿斯旺水坝在兴建前未考虑洪水对于当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土地盐渍化,沙漠化加剧,土壤贫瘠,水污染严重,河流成为死水,疾病流行等严重后果。而这将是当地老百姓,水电设计建造人员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兴建水利工程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造福百姓,如果因为水电工程的兴建,切断了库区移民的生计,破坏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甚至因为兴建水电工程导致自然灾害对百姓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就违背了当初兴建水利的初衷,更不要提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了。

  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符合循环发展原则,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利用水电开发后的资金做好移民的安置工作,百姓离开库区,也就避免了因为生计问题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样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以开发带动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

  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借鉴国内外的有益做法,避免先开发后治理的教训。水电工程的兴建,在任何国家都不是一个容易的课题,各种经验教训要及时吸取,防患于未然,如漫湾的移民问题、三峡的泥沙、阿斯旺的整体生态问题及教训都是惨重的;而对于美国田纳西水电工程这样的模范工程,要对其具体做法加以深刻分析整理,争取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电开发模式。

  我国水电资源如此丰富,发展潜力极大,如果能够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我国珍贵的水电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那么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振兴,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本题采分点:指出错误认识;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表现;提出对策;对对策进行分析和证明。

   

  四、申论考试的命题与阅卷

  (一)命题材料的选题与组成规律

  1.命题材料的选题

  命题材料的选题具有以下特点:

  侧重于社会问题,而不是侧重于政治问题。

  侧重于中观社会问题,过分宏观的社会问题或者过分微观的社会问题一般不会命题。

  属于不“冷”不“热”的社会问题。特别的热点也会在命题中回避,而已经过时的社会问题已经没有“申论”的价值了。

  国家公务员申论命题侧重于政策,地方公务员申论试题侧重于具体事件。

  2.命题材料的组成规律

  命题材料的组成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按照松散的时间顺序排列材料;

  第二,按照模糊的逻辑顺序排列材料;

  第三,按照社会现象因素(现象、本质、原因、对策)排列材料;

  第四,堆砌命题材料;

  第五,围绕某个主题,打乱逻辑、时间顺序排列材料。

   

  (二)申论命题规律

  1.大纲解读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摘自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申论部分

  申论是考什么的?几乎所有考生在复习准备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有的人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看了许多政治书籍,有的则在背诵议论文,当问及申论是考什么的时候,很多考生一脸茫然。

  申论考试没有指定教材,也没有官方复习材料,只有区区几十个字的大纲。但是,就是这个字数不多的大纲给了我们一个关于申论的清晰描述:

  第一,申论考查的是能力不是知识的临时记忆。既然是能力,就是在速成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在平时我们就要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由习惯慢慢变成能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需要培养。申论考查的能力包括:概括、理解、分析、对策、综合等能力。

  第二,申论考查的是现实性较强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对政治、经济、法律、公共管理、公务员制度、道德、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知识均有所涉及。

  第三,申论需要准确理解材料内容。

  第四,申论的题型比较复杂,没有定论。“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就意味着申论可以从多方面出题和答题。

  第五,申论的答案绝大部分出自材料,是从材料总结而出,不是凭空想象和杜撰的,更不是任意歪曲或更改的,一切都是“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

  第六,绝对不能抄袭资料原句,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提炼和加工。

  第七,语言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语言还要流畅,防止假、大、空语言充斥于卷面。

  第八,材料与材料之间具有逻辑关系。可以说,每一则材料都可能是答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公务员考试几乎没有废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是递进或平行关系,每一个材料都能构成答案的一部分。有些地方公务员申论试题具有一些多余材料,试题里面的材料不能构成答案,这是考生应该关注的特殊现象。

  第九,申论文章的标准不是凭主观好恶选材,不是尽情张扬个性的放言宏论,而是准确把握一定的客观事实(背景资料),对提问做出必要的说明,然后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

  第十,申论文章的判断标准,可以参照官方使用的“策论”。文字具有规范特色。

  第十一,申论文体有几个基本要求:深刻反映政务工作需求;具有远见卓识,见解精辟;解决文体具有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文辞有表现力,文理通顺。

  第十二,考试所提供的背景资料,是经过初步加工的半成品,头绪往往并不是很清楚,前后的顺序也未必很有条理,反映的问题甚至有模模糊糊的痕迹,因为不分明,因此需要考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完成对背景资料的进一步梳理。

  第十三,申论是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这就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来自觉进行角色定位,并进入公务员角色来进行政务或社会事务的处理。

  第十四,要学会运用行政管理、法律、经济、人文科学的知识分析问题,懂得工作程序,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第十五,申论不是文学创作,并不拘泥于现成的文体,要把材料的观点与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观点进行有机统一。

  第十六,申论的观点不能偏激,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因为公务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社会现象的出现与公务员和政府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具有某种程度的联系,因此,申论不能出现感情过激的观点和词句。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迄今年龄最大的司法考

    07年国家司法考试时间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考试难度PK:高考 公务员考试哪个06-12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6月12日开始报06-11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国家司考报名出现重大变化 网上预06-09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11日起预报名 湖南考生须06-09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62个严重受灾地区延期举行08年国06-0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有关政策作出06-0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将于9月20-2106-06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8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面试将请06-05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家预测:物权法将列入2007年司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赵菊花:非法律专业人员不准报考06-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数学复习7月进入强化期 专家06-12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宪法的概念06-11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法律基础知识》序言06-11
    普通文章[数学]踩点多得分多--考研数学高分秘招06-11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阅读解题技巧:把握三种06-11
    普通文章[政治]名师肖秀荣预测2009年考研政治难06-11
    普通文章[数学]名师建议:三段法备战2009考研数06-06
    普通文章[英语]掌握三招助你考研英语阅读大意“06-06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五类题型详细解06-05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政治在线讲义:马哲第七章答06-05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