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回顾申论模拟前六题
第七题 上学难,上学贵
(一)上学难,上学贵的原因
1、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
2、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引起的“择校热”。
3、各种乱收费,高收费现象屡禁不止。
4、高校实行收费制度差,对于工薪家庭特别是农村一般家庭来说,每年数千元的学费,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培养一个大学生十分不易。
(二)农村义务教育怎样办成免费教育?
1、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切实加大财政收入。
2、从免除学杂费入手,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范围,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提高农民中小学生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要创新教育经费管理方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三)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措施
1、要从源头上预防教育乱收费。
2、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惩治力度。
第八题 自主创新
(一)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关键技术自治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
2、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
3、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
4、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存在不少弊端。
(二)自主创新的对策
1、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2、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把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3、立足我国国情的需求,采取如下具体措施:(1)确定、突破若干重点领域;(2)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3)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4)深化体制改革;(5)完善政策措施;(6)增加科技投入;(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8)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九题 防止腐败
治理商业贿赂的建议
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既要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又要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常抓不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积极营造反对商业贿赂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商业贿赂危害性的认识,纠正错误观念,形成反对商业贿赂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快修订《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快制定《反垄断法》,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和诚挚商业贿赂违反犯罪的法律规定。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企业自律机制。企业要加强对经营管理和财务等重点人员的管理,加强对生产经营、采购、销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四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
【参考例文】
从治理“红包”开始
当前,反商业贿赂成为反腐败工作的重点。而披着脉脉人情的“红色”礼金,在某种情况下却成了商业贿赂的载体,成为腐败分子敛财的“帮手”。因此,在治理商业贿赂中,有必要规范国家工作人员在私人交往中的收礼行为,把治理“红色礼金”作为反商业贿赂的重要任务,树立清廉之风。
红包作为我国传统的礼交礼仪,是亲友间礼尚往来的一种形式。内中少有功利计较,多的是情谊的体现。但在一些掌握权力的部门和各人行为中,“红色”的内涵却变了味。
送礼者以各种名义向公务员馈赠礼品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这类行为中,送礼者之所以赠予公务员礼品,多与公务员手中所握有的职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送礼者有意识地连续不断地通过礼品,以建立与巩固其与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情”。从当事人双方的主观意志上看,都对这种貌似馈赠、实为贿赂,近期目的是培养感情,而最终目的是钱权交换的实质心照不宣。这也正体现了贿赂犯罪的根本特征。
从表面上看,“红包”虽小,但危害甚大。收送红包,败坏了社会风气,孵化领导班子和干部群体。从今年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轨迹来看,很多腐败分子违纪行为都是从收送红包礼金开始的。可以说,收送红包,就是腐败行为的开始。
官场中的“红包”现象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使干部的公众号召力,感召力大大下降。原广西北海市委书记李水明在其忏悔录中对红包破坏干群关系作了较为实在的表述:“春节中秋,有的领导们钱门庭若市,鱼贯而入,来去匆匆者,手上只有一个小皮包,干什么?群众曰:‘送红包也’。”群众心中如何感想,不言而喻。走于街头,群众唾之;“腐败分子”驾于众,则损于党,损于政府。”
收送红包使大量国有资产消于无形,破坏了地方的财务秩序。红包资金,绝大部分是企事业单位或集体资财,自掏腰包者只占百分之一二。
针对公务员的收礼行为,应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保证公务员队伍的清廉自律。
一是要实行全面的国家工作人员收礼登记制,并由登记机关判断礼品的价值。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礼品应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的礼物及之外的其他利益,应全面登记。非只登记礼物,更不是只登记市值200元以上的礼物。
二是将亲友间交往外的“非公务活动”都包含在公务人员被规范的行为范围内。公务人员及时只是单纯地收受礼品,只要没有按照规定申报上交,就应受到查处。
三是原则上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从企业收礼,特别是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从企业收受价值较大的礼品。
四是明确企业送礼的法律责任。应对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进行双向监督。企业监查部门还应制作和保持一份向国家工作人员送礼的企业“黑名单”,从而对企业送礼形成一种威慑力。
总而言之,红包“潜规则”在官场的盛行,与真正亲友间的礼尚往来截然不同,它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必须采取有效的法律制度等措施坚决予以治理,使其不再以新的面孔,在官场中横行无忌、招摇过市。
第十题 民主法制
一、《物权法》(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物权法草案》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力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财产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物权法草案》体现了平等保障人民财产权的特点。草案对与老百姓利益相关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住宅用地使用权续期交费问题以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等,从保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作出明确规定,体现了保障人权的立法宗旨。
(一)征收补偿规定更加细化。针对目前征地、拆迁中补偿不到位的问题,《物
权法草案》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等费用,并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居民房屋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二)住宅用地“自动续期”,不必交纳土地使用费。
(三)小区车位车库先满足居民需要。
(四)土地承包期届满可继续承包。
二、政务公开
召开新闻发布会,并进行电视直播,本身就是政府政务公开的一种体现。此前,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政府网开通后,甚至多次将直播间搬进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对国家重要会议进行现场直播。我国政府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政务公开的制度日趋完善。
(一)政务公开方面存在的问题
1、政务公开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就不公开。
2、一些部门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不细致。
3、从部门利益出发,公开的内容避实就虚,形式主义严重。
(二)措施
1、全面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
2、建立健全法规制度,提高政务公开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3、规范形式和载体,增强政务公开的工作实效。
第十一题 网络安全
(一)互联网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1、博客大行其道
2、播客的出现
3、即时通讯的广泛应用
4、对互联网的使用
(二)互联网的影响
1、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1)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快捷方便;
(2)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网络也成为反映民意的新途径。
2、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1)网络不文明行为令人生厌;
(2)黄色淫秽信息令人担忧;
(3)网络欺诈等犯罪行为令人气愤;
(4)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对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三)应对互联网存在问题的措施
1、在互联网问题上,最大的问题还是管理体制;
2、安全互联网从和广大网民中间,积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切实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形成健康的上网文明作风;
3、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技术研究。
第十二题 政府建设
一、问责制度
问责制度,是法制政府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而且也是法治国家、法制社会、法治党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
(一)明晰问责四原则
1、应坚持权利与责任相对应的原则;
2、政治和道义层面的问责规定,应与法律法规和纪律条规相衔接;
3、必须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
4、问责规定的具体条文必须坚持适用性原则。
(二)如何健全问责制度?
1、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现有规定进行认真清理;
2、本着开拓创新的原则,有针对性的稳步推进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3、问责的基本方式是自我问责与组织问责并行;
4、问责事项要抓住根本;
5、落实相关改革和配套制度建设:
(1)要深入推进公共权利运行过程透明化,保证群众的咨询权和媒体的报道权;
(2)要切实转变干部的为官理念,形成新型政治文化氛围;
(3)要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二、政府诚信
(一)政府诚信的现状
当前,政府信用现状在经过长期治理后有了较大的改观。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有了较大起色。但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敷衍塞责、表里不一、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在一些地方仍占一席之地;更有甚者,滥权、越权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二)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
体制性缺陷,是政府信用缺失的根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更是信用经济。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基本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信用体系也在发生转变,但这种转变没有跟上步伐,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
(三)实现政府诚信的措施
1、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设定的权限和行政许可设定范围,治理行政审批项目。
2、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督机制。
3、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和听证制度,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三、政府浪费
(一)政府浪费问题
不少地方政府节俭意识淡薄,花钱大手大脚。搞建设不计成本,甚至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经常性开支缺乏约束,浪费严重,讲排场,比阔气,奢侈之风盛行。
(二)原因
1、思想根源:过紧日子的观念逐渐淡化,认为勤俭节约是不合时宜的落后观念,在
安排政府支出时,追求大手笔、高标准、高档次。
2、在责任追究上大事化小,对浪费责任人追究处理不到位。
3、政府支出制度性约束不力。
4、老百姓作为纳税人对政府支出实施的监督权得不到落实。
(三)措施
1、教育。
2、问则。(1)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
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要求,对于“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进行追究;(2)对于其他公务消费行为,要制定出量化标准,如公款接待的标准和总额限制等,并将公务消费明细列入政务公开的内容。
【参考例文】
严厉问责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近期发生的山西襄汾“9·8”特大尾矿库溃坝事件、河北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了特别恶劣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及事故发生省份的党委、政府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据相关法规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进行了严厉问责。截至目前,两起重大责任事故中被免职或引咎辞职的官员中,既有担任省长职务的领导干部,也有拥有执法权的执法部门领导。
两起事故的调查还在进行中,但从已揭示出来的案情不难看出,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违法行为监管不力、执法不严,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党中央、国务院对相关责任人依据程序迅速作出行政问责处理,顺乎民心,符合民意,对那些习惯了无所事事、漠视人民利益、贪图安逸的官员或执法人员无疑是最严厉的警示。
有权必有责,严厉问责就是对权力的一种监督。我们党强调“执政为民”的宗旨,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始终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我们的要求不可谓不严格,我们职责不可谓不清楚,我们的责任不可谓不重大。然而,一些重大事故还是暴露出了少数领导干部、少数职能部门、少数执法人员工作作风不够深入,履行职责不够严格,打击犯罪不够有力,甚至还出现了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违法行为,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些行为严重背离了执政为民的要求,是必须予以问责的。
因监管不力导致重大事故发生,令人十分痛心。试想,如果襄汾县的有关监管部门对悬挂在当地群众头上长达10年之久的尾矿库早一点给予拆除的话,就不会发生260多条鲜活生命被泥石流吞噬的悲剧;如果石家庄市的有关监管部门多一些严格执法的话,就不会发生大面积的婴儿受伤害事件。
执政为民就是要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受人民监督”。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问责事故责任人,就是向全社会坚定表明,人民群众为天,人民群众利益为大,谁拿人民群众的生命当儿戏,谁拿人民群众的利益当儿戏,就坚决摘掉谁的“乌纱帽”!
希望这种用生命代价换来的教训真正能够进入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心里,常思事故之害,常省执法之责,常念群众之盼,常想为民之道,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