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距离高考还有3个月时间。经过上半学期紧张有序的三轮“预习、学习、复习、练习”,又经过了阶段性的“月考、中考、统考”等模拟检测,应该说,同学们对自己未来参加语文高考的实际能力,大致有了初步的了解与估计。
那么,现在大家又该如何进一步学习语文呢,笔者在此提供以下“三要”思路,仅供学子们参考:
其一,要在“阅读(包括‘现代文、文言文、诗词曲、名篇名句默写及文化文学常识等内容’)”与“写作(即‘大、小作文’)”这两方面、六大板块的考查范畴内容中,自己好好分析一下:哪些是强项、哪些是弱项;哪些已经过关了、哪些至今尚未把握。
春秋时代的军事家孙武,在他的《孙子兵法》里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教诲。虽然这句话是论述战争的话题,但是我们若把它引入到学习语文上来的话,这本身就含有要求同学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实际语文状况、了解自己不如他人的地方”,然后,你必须在短暂的四个月里,瞄准主攻方向,平时把“时间与精力”多花在语文学科的弱项上,攻坚突破、有所进取!总之,“知己知彼”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语文成绩,在集中“攻关”中,能够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其二,要将考试院已经检测过的“2006—2007年间的‘春·秋’两考的四张试卷”作为范本,认真阅读、仔细分析。
因为,平时我们所做的综合练习试卷,大都是社会上某位教师或某出版社编写的教辅书,它们的规范准确性相对差了一些。而只有国家级考测的试卷,才是令人可信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对这四张考卷“从内容到形式、从题干到要求”等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思考,切切实实地把每道试题都透彻研究、细致剖析,真正做到“了如指掌、胸有成竹”,进而再去“准确理解、正确切入、精确解惑”。请记住原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话:“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联系我们本点的要求,此话的本义是否可以如此理解:对四张试卷的每道试题,你都要作“深入钻研、深入理解”,而绝不可以“微不足道”的态度马虎处理。
最后,建议同学们在真正不看“标准答案”的前提之下,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按照“求慢不求快、求质不求量”的答题原则,细细阅读、细细分析来独自完成。然后,再与“标准答案”一一认真研究订正,切实做到南模老校长赵宪初先生所说的箴言:“提倡考后100分!”
其三,要严格训练自己,能够写出“叙、议、抒”三结合的千字大作文。
近两年来,考试院语文命题组的写作命题原则是:坚持“真实性、抒情性、思辨性”的“三性”文风标准。这就是说,它要求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写自己真实经历的、一定要写自己真情实感的、一定要写自己真理辩证的”能够真正感染他人的“叙、议、抒”的优秀散文来。而过去那些“假大空、吊书袋、套袭型”的机械模式、陈言作文,是一律都要被阅卷老师给彻底否决的!所以,同学们平时应该学会选择“精彩的片断性人生事件、精当的诗化性表述语言、精致的机杼性结构布局、精简的辩证性深邃议论”这个写作方向进行严格自训,以便逐渐提高自己的作文实际写作水平。请记住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赞》中告诫我们的话:“繁采寡情,味之必厌。”联系本点的要求,此话的真义应该是:你的文采再繁华艳丽,但是却缺乏真实的思想感情的话,那么人们读后依然会觉得乏味讨厌的。
最后,建议同学们认真阅读几篇去年高考考场上的“一类卷”文章,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作者: □原延安中学高级教师周永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