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高考专区 >> 复习备考 >> 语文 >> 正文  
 
 
 
高考作文最后提醒:滥用地震素材可能适得其反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2 10:40:00

  有人问,今年的作文是否会与四川汶川大地震有关?

  一般来说,直接挂钩的可能性不大,——语文毕竟不是一门时事课。但是,这次抗震救灾却是作文取材的丰富源泉。有许多事例,既可以用来引发各种话题,也可以作为不同论点的论据;既可以用来抒发某种情感,又可以借助它产生种种联想。毕竟在这二十多天里,全民族奋起抗击这场灾难,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也给了我们太多的思索和启示,高考作文是什么题目很难讲,但不管是有关社会人生,还是有关情感哲理,大概总能从中找到写作所需的材料,只要运用得体,联想巧妙,文章就能变得充实丰厚,还能平添时代气息。

  不少考生正收罗和记取这方面的数据信息、人物故事和精彩言论等,以备高考之用。但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那么,在高考作文中运用抗震救灾的材料要注意防止哪些问题呢?

  一、生吞活剥,滥用材

  某区模拟考试以 “敬畏”为题让学生作文,有的考生列举了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重大损失,从而得出 “敬畏自然”观点。显然,地震的破坏力并不能支撑 “敬畏自然”的观点,两者并没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堆砌事例,淹没观点

  在一篇 《灾难的价值》的作文里,作者详写了灾害发生后众人捐款、部队救援、世界各国相助的事,到最后才说了句 “灾难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种凝集人心的力量”。“价值”本应是深入阐述的重点,可是让人看到的却好像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综述。

  三、叙事冗长,水份太多

  一位学生为了说明 “走出 ‘小我’,方有做人境界”的道理,列举了发生在南京的新郎在婚礼前夕驾机救灾而留下新娘举行 “一个人的婚礼”的感人事例,材料倒是不错,可是一口气却写了四五百字,大概是太偏爱这则材料了吧。其实,完全可以用精练的语言概述之。浪费篇幅,必降低质量。

  四、内容重复,铺叙失度

  此次地震中有多位教师为救学生而英勇献身,一位学生在文中将他所知道的事例一一列举,似乎要刻意显示掌握材料的完备详尽,写成了一篇英雄人物谱,全然忘了选取材料当是 “以少胜多”、 “以一当十”。

  在文章中,材料只有为观点服务才有价值,虽有大量生动材料,却不能用思想统率之,不能融入并升华情感,这样的文章肯定与高分无缘。所以在考前,不仅要积累一些有关地震的写作素材,更要从中提炼思想,积淀感情。比如作家余秋雨在这次地震后写了一首 《自语》,他在诗中写道 “我没有想到,深深牵动中国千家万户的,是废墟下几丝微弱的呼吸” “在全民悼念的汽笛声中我暗暗自语:如果能有十个轮回,即使再有地震海啸,我选择投生的土地,一定不会改变。”诗中虽然写到了 “废墟”、 “微弱的呼吸”、 “悼念的汽笛声”这些形象,但它们已不是客观的符号,而是已与诗人的感知思绪融为一体。所以,不必过多地讲述大家共同经历和了解的事情,而要根据文题的需要,通过精选的细节和镜头表现你的感悟和情怀。

  这次抗震救灾的情景,往往会使我们想起古诗文中的一些名句。高考前夕也可对这类材料作点梳理和准备。比如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可用来形容人们面临大震的镇定从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贫贱忧戚,玉汝于成”可用来说明灾难的正面效应,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 “黑云翻墨未遮山”可用来说明我们信仰的坚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生只有情难死”可用来说明对国家忠贞的感情,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劲松彰与岁寒,贞臣见于国危”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可用来表现抗震救灾的将士们的坚强意志,“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力,死不旋踵”可用来形容人民群众共赴国难的统一意志, “否极,则承之以泰;晦极,则清辉晨耀”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则可用来表明我们对抗震救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5·12”以来,我们的泪为灾情而流,我们的心为四川牵动。这是我们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它给我们的启示其实要远远超出高考。

  作者: □语文特级教师 毛荣富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迄今年龄最大的司法考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家预测:物权法将列入2007年司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赵菊花:非法律专业人员不准报考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人大代表:国家司法考试太难不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天津565人过司考 英语水平高者受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广东佛山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考办:关于颁发法律职业资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将于3月初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拟放宽 有关办法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法局官员称1年进行两次司法06-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青海省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招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试制胜秘诀:行测分科准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报考攻略:明确条件 把握五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类别对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解析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试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部分例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各项数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分析及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8国家公务员报名技巧:从公告变06-0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