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连续两天推出高三保送生、小学生竞写的高考作文,没想到引发出一场争论。许多读者来电说:
我觉得还是小学生写得好啊
为什么中学生作文
缺乏生活的温度
本报讯 我省昨天开始高考阅卷,关于今年高考作文优劣成了社会议论的焦点。本报8日、10日连续刊登高三保送生和小学生竞写的7篇高考作文,在读者中引起了许多反响。在省政府工作的吴先生说:“好像还是小学生写得真诚,写得好啊,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怎么啦,把写作往缺乏感情只会发玄乎的议论上引,这样考试能得高分,却使学生失去了一颗体验真实生活的心。”
杭州学军中学的张同华是长年带高三毕业班的语文一线教师,也多次参加了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昨天上午他在给本校高一保送生上课时,特意拿出本报这两期版面和同学交流,没想到同学们的感觉也出奇一致:“我们更喜欢小学生写的高考作文。”
今年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举办10年的日子,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通过这一全国赛事脱颖而出,如韩寒、郭敬明,曾经担任过《新概念获奖作文》一书连续三年责任编辑的袁敏对记者说:“好文章太少了!现在的高中学生语言华丽苍白,越来越没有生活,文字就像僵尸,缺乏生活的温度,这不是个别现象,已经离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初衷越来越远。”
2005年6月,人民日报刊载清华学生李强4万字调查报告《乡村八记》受到温总理鼓励的新闻。寒假回家的李强利用春节前8天时间独自一人对阔别8年的老家沁源县一带农村进行了调查。温总理称赞“《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
今年我省高考语文命题组出这道高考作文的用意可谓与之遥相呼应:“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生存空间,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出发去观察、体验、思考都市、乡村的发展变化”(详见9日本报A2版)。我想,命题专家的良苦用心是,希望中学生不要只埋首书堆,要带着一双发现和思考的眼睛,触摸表征下的真实生活。未跨出校门的学生,首要的是要去观察日常生活,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要有自己对生活的发现能力。
不可否认,保送生写的文章优美,考试能得高分;小学生写的文章是体验式的,而且多为农家乐式的浮光掠影,应该说很有限,农村基本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田园牧歌式的,其实当下的农村已然不是如此),但可贵的是小学生没有无病呻吟,他们真是这么想的。我们希望他们能够保持这样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直到长大。要触摸生活,活在当下,与伟大时代同行!
如果你对这一话题还有话要说,请发qbkj@zjnews.com.cn给我们,我们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徐 澜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