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理解鉴赏题评析
复旦附中张慧腾
“腹有诗书气自华”,要让学生真正继承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历代名家作品吟诵背默是必由之路。高考第三大题古诗文名句默写在2006年改为七句(八空)5分,今年又有了新的微调:题量不变,总分值增加1分,达到6分,要求考生在八空中任意填写六空。这体现了命题者要求学生进一步增强古诗文名句名篇积累,继而提高文学素养的意图。
名篇名句一如既往
第三大题的前两句出自三套教材共有篇目。第一句选自南朝吴均的骈体文《与朱元思书》,此文语言表达生动流畅,描绘景物自然清新。第二句选自北宋苏洵的《六国论》,该文继去年作为名句默写的篇目后,今年再度出现,可见其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第三句为唐人张九龄《感遇》中的诗句,来自二期课改新教材,表现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操。第四句出自东晋陶渊明的《咏荆轲》,为H版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诗人歌颂了荆轲刺秦的壮举,饱含悲愤之情和热血之志。第五句选自S版教材杜甫的《月夜》,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沉的怀念之情。本大题的课外名句分别选自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中庸》,前者是这位唐代文学家寄情山水的游记,后者出自儒家经典,与往年常考《论语》中的名句一脉相承。
试题恰当各有兼顾
今年高考默写所选作品从先秦到唐宋跨越不同时代,所考名句包含写景、抒情和说理等不同方面,考题也兼顾了考生使用S版、H版和二期课改新教材(实验本)三套不同教材的实际情况。随着二期课改的发展和深入,从明年起上海的考生将统一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试用本),名句考查的范围也可能将发生变化。
古代诗歌的理解鉴赏题对促进学生重视古代诗歌的赏析,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今年高考语文的第四大题诗歌鉴赏选了宋人王安石的《壬辰寒食》,与去年高考中苏词所表现的闲情雅致截然不同,王诗给人以愁苦凄寒之感。
在连续两年诗歌鉴赏第一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的了解之后,今年高考语文的14题要求学生填写王安石被选入教材的文言名篇,这其实是一种逆向考查学生学习和背诵古诗文名句的方式,属于认知的层次要求,诗歌鉴赏题主要应体现学生的鉴赏和评价能力。从这一点而言,试题在总体布局上似稍欠妥当。
鉴赏评价注重能力
15题要求选出“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该题从内容、手法、主旨等要素全面考查了学生的鉴赏能力。答案应为B项,诗的颔联运用夸张的语言巧妙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倾泻而出的眼泪以致江水上涨化为春潮,足见哀思之深。A项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景结合的把握。文人骚客多吟咏美好春日,而王安石笔下的春愁却如万条柳丝难以理清。C项考查对尾联的理解。诗人仕途不顺,流露出事渔樵以终老的归隐之志。D项有一定干扰和迷惑性,联系诗题中的“寒食”和诗下的注解以及第三句“更倾寒食泪”可知,诗人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表达了对死亡和生命的感受,其中既有对老境渐催、年华易逝的感慨,又有因变法难行、举步维艰的惆怅,所以开头的“客思”二字并不足以“贯穿全篇”,由此也可看出利用标题和注解对把握诗歌内容情感的重要作用。
高考不是最终目的
16题考诗歌“炼字”的妙处,去年高考则是要求考生“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词中的画线句,“炼字”、“炼句”正是诗歌鉴赏的基本功,而采用简答题的形式也有利于学生阅读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题干中的“联系全诗”是解题的关键,要求必须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赏析。“雪”、“朱”从鲜明的色彩对比入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表现了白发先出、朱颜早凋的画面和场景,寄托了作者慨叹时光流逝的万缕悲丝,既上承悲凉哀思的生命体验,又引出尾联对个人际遇的万千感怀。
高考语文的第四大题不仅是考查学生鉴赏评价的能力,也是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点滴积累、潜移默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感。中国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高考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吟咏和鉴赏传世名篇来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从而丰富自身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