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内容提要:
本章内容可划分为三个层析:第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本章以什么是哲学为基点,阐明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及各自的作用和地位;明确了唯物主义及其历史形态,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及两种表现形式;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考点精讲: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它对世界观的各种问题、观点用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作出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理论体系。因此,哲学和世界观既联系又区别。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和总结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并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用一定的世界观原则在实践中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表现为方法论。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使抽象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就意识属性而言,哲学与道德、艺术、宗教一样都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易出选择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惟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世界是可知的观点就是可知论。相反,凡是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否认世界的可知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主要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基本问题,因为:
(1)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关系到确定认知和实践的出发点问题。
(2)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3)它是解决哲学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哲学的基本路线和方向。
(4)它是划分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惟一标准。
(5)它也是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根本问题。因为,能否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决定人的一切活动成败的关键。
4.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
(1)它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是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
(2)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是引导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一般命制选择题)
1.哲学的两大派别: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大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或者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2.哲学上的党性和阶级性:哲学的党性是指任何哲学不是属于唯物主义,就是唯心主义,没有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哲学。哲学无党性的观点是错误的。哲学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一定哲学都代表一定阶级利益,为一定阶级服务。在阶级社会没有超阶级的哲学。哲学的党性是阶级性在理论上的反映。哲学的党性不等同于阶级性。
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常出选择题)。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精神、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它是物质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
(2)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其基本特征是:第一,它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第二,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自发地相结合。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同时,又坚持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其中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事物内部的对立势力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又有它的局限性,即具有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其基本特征是:第一,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第二,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方面具有了科学的性质和抽象的性质。第三,近代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其一,它割裂了物质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把物质,即原子的个性等同于物质的共性了。其二,没有从人与外界的关系,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规定物质本原。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有机结合起来。它是惟一科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形态。
(3)近代唯物主义的三大主要缺陷:①机械性。近代唯物主义往往企图以力学的原理解释一切,把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从而使它带有机械性的特点。②形而上学性。由于受到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近代唯物主义把一切都当成是既成的事物来考察,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因此使近代唯物主义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③不彻底性。近代唯物主义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成为“半截子唯物主义”,从而表现出近代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4.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存在根源(常出选择题)。
(1)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①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精神。
②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说成是人的主观精神。例如,英国大主教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中国古代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陆象山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等等,都是这个意思,世界上若没有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上就没有了一切。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由超时间、超空间的客观存在的精神决定的。这个客观精神在古希腊柏拉图那里就是“理念”,他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而已。在近代的黑格尔那里,这个客观精神被称之为“宇宙精神”或“绝对观念”,现实世界只是这个“宇宙精神”或“绝对观念”的异化和外化。中国古代的朱熹把这个客观精神称做“理”,这个理是惊天动地、玄妙莫测的东西,把它放开去就成为万物,收回来则成为理,理是决定一切的本原。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一切客观唯心主义的客观精神都是上帝的别名,承认客观精神的存在,就是承认上帝的存在。
(2)唯心主义的存在根源。
①社会历史根源:第一,唯心主义最初是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展,人类愚昧无知的产物。第二,阶级的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裂,是唯心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从事脑力劳动的剥削者从自己的地位出发,总是片面地夸大精神的作用。第三,尤其是人类直到今天还被大自然的许多未解之谜所困扰。第四,科学发展到今天,尚不能充分阐明人类意识、思维的能动性及其内在机制,面对科学上这一重大难题,这就为唯心主义曲解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片面地夸大意识、思维的某些特征,留下了地盘。
②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需要唯心主义,并为唯心主义的宣传提供条件。
③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是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产物。认识是一个复杂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把某一片断、某一个方面孤立起来,绝对化,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列宁指出,唯心主义是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