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记忆点拨
这一章所涉及的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的综合性“总论”部分的内容,从近几年出题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选择题,分值不高。命题主要集中在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的正确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考查上。预计2008年本章仍然不是重点章,考题分值不会高,命题将继续以选择题为主,有些分析题也可能涉及本章的部分内容,但分值也不会多。考生在复习这一章时还是要抓住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的正确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个中心问题不放,重点关注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等。在大题上,应关注对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的分析、对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的分析。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一般考单选题)
2002年、2007年中共十六大、十七大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做到: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第二,增强全党的总体理论素养,提高全党的总体理论水平,为实现这种结合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三,从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第四,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树立世界眼光。第五,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一般考单选题,特殊情况有大题即分析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二十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以及“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一般考单选题或多选题)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一历史进程大体上可分为五个时期: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曲折发展阶段。
(一)毛泽东思想的开始萌芽时期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时期。“萌芽”的标志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提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最早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代表性文章。
(二)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时期。“初步形成”的标志是“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和“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形成。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代表作,《反对本本主义》是“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代表作。
在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考试大纲”里(由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历史决议”中出)的一句话——“毛泽东思想是在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时期,即“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阶段”。“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的正式提出和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走向成熟,其原因多方面的:第一,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即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又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历史性转折)的反复比较,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实践基础与历史经验。第二,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根本政治保证。第三,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第四,全党思想路线的端正和理论素养的提高,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继续发展”的标志是——一方面,新民主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五)毛泽东思想曲折发展时期。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般考单选题或多选题,有一定概率出分析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必须具备这样三个要素,即第一,它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第二,它必须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融入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优秀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凝聚着全党和全体人民的智慧。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也是毛泽东思想最显著的特点。正如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所指出的,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与科学内涵(一般考单选题,特殊情况有大题即分析题)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正式提出。
1、延安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1941年3月出版的《共产党人》上发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第一次提出党的教育人材“应该是忠实于列宁、斯大林的思想,忠实于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2、王稼祥1943年7月8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布尔什维克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于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概括。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中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有两次概括:一次集中体现在1945年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一次集中体现在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即“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这两次概括既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又有在新的历史条件对毛泽东思想的新认识、新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简言之即三句话: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理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一般考单选题或多选题)
根据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的科学概括,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学说。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四、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一般考单选题,不排除出意外出分析题)
(一)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党的其他领导人无法替代的杰出贡献。
(二)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第五章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第七章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