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正文  
 
 
 
考研政治毛概第六章复习要点及真题要解
作者:万学教育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6 8:59:5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复习提示

  本章也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一课中比较重要的一章,每年都有一定的题量和分值。今年考生在复习这一章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毛泽东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什么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方针?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主要内容?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为什么在思想文化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于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为什么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知识盘点

  一、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矢志奋斗的目标。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初步总结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这一问题:

  (一)必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二)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三)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二、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就是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一)毛泽东高度重视工业化的问题,认为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标志。

  (二)毛泽东把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视为实现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

  (三)毛泽东高度重视农业在中国工业化道路中的特殊地位。

  (四)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在总结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并把它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深化。

  三、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1956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开始对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理论探索。

  (一)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

  1、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2、毛泽东的“新经济政策”。

  3、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4、邓子恢、邓小平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思想。

  (二)关于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

  1、关于给地方和企业多一些自主权的思想。

  (1)早在1955年开始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过程中,毛泽东就提出了扩大一点地方的经营管理权,给地方一些独立性的主张,涉及到了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问题。

  (2)中共八大后,陈云主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完成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和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等三个文件。基本方针是:分级管理,逐步下放,重视综合平衡,处理好下放后的人、财、物和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关系,破除和修订某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更好地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心内容和总的精神是:适当调整中央同地方、国家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把一部分工业管理、商业管理、财政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行政机关和工矿企业,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2、关于调动企业内部工人积极性的思想。

  近七年的考试真题

  1、2001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B. 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

  C.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问题

  【答案】C

  2、2001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B

  3、2002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1963年,周恩来指出,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是

  A.享乐主义

  B.教条主义

  C.经验主义

  D.官僚主义

  【答案】D

  4、2002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答案】A

  5、2004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答案】A

  6、2005年的“单项选择题”

  【原题】“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答案】A

  7、2002年的“多项选择题”

  【原题】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

  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D.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E.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答案】BE

  8、2002年的“多项选择题”

  【原题】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点包括

  A.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

  B.以国家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

  C.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D.以国家统购统销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代销为补充

  E.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答案】BCE

  9、2003年的“多项选择题”

  【原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是因为

  A.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

  B.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

  C.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

  D.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了共产党领导

  E.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

  【答案】BCDE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知识盘点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我国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或者说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新中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谓政体有两层科学涵义,一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人民政府;二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如民主集中制。这一制度写入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为以后历次宪法所肯定和完善。

  (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向它负责,接受它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明显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民主共和政体,也有别于前苏联实行的苏维埃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与社会事务的领导,便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是执政党,其执政地位是通过对国家机关的的领导来实现的。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充分讨论,可以把党对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及方针政策,用法律、决议等形式肯定下来。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没有适当的组织原则,国家政权就无法建立和正常运转。“宪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这样,既可以保证人民代表大会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民主作出决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使各个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种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体制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效率。

  (五)1954年9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及由《共同纲领》临时代宪法的过渡状态。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人民普选产生的,他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代表性。由他们组成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和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重要的法律、法规、大政方针都由他们讨论决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司法、检察等机关由他们产生,受他们监督,向他们负责。这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六)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主要内容是,明确规定了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新中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它是新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加强了人民民主制度,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颁布,是中国人民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以来取得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因为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的这个根本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特别是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最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的实质。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最大的权利。

  二、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一)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不同时期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点主要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都可以称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都是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主要的不同点是,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同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改造对象的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着联盟的关系,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达到了既消灭资产阶级又把这个阶级中的绝大多数逐步改造成为劳动者的目的。简言之,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同民族资产阶级保持着联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了。这之后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各民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爱国侨胞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任务,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1、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一大法宝。

  2、在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仍然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大法宝。

  3、中国共产党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的不可少的形式”。

  (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方针。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主要内容。

  2、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56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各民主党派的阶级基础和自身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总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确立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设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实行自治政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在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同时,必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

  1949年的《共同纲领》是第一个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文件。

  (二)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建立过程。

  (三)关于民族团结。

  总之,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这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的制度。它的实行,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充分发挥各民族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

  (一)在思想文化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思想文化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必然的选择。

  2、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新中国建国和立国之本。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它总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中巩固自己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关于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

  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三)关于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的是非的六条标准。

  (四)关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1、毛泽东主张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成果,为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毛泽东根据尊重自己民族的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的思想,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清理古代文化遗产,剔除封建糟粕,吸取民主精华,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3、关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过去的文化遗产。盲目迷信或一概否定,都是错误的。

  4、关于“洋为中用”,毛泽东认为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盲目排外,一是生吞活剥。前者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作祟,后者有崇洋迷外的味道。

  五、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一)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因素。

  (二)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浦东率先试点聘任制公

    “范跑跑”成公务员考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厦门司法考试2812人报考 较去年增07-2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8贵州公务员笔试规定:作弊者5年07-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8年贵州省公务员招考7月12日笔07-11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名师武忠祥指导09考研数学复08-06
    普通文章[英语]2009考研英语各部分大纲解读(wor08-06
    普通文章[英语]08、09年考研英语大纲变化比较综08-06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名师周雷5日做客新浪解读09英08-06
    普通文章[政治]几月份开始复习 考研政治复习必知08-06
    普通文章[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新大纲与2008年旧08-06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政治毛概第六章复习要点及真08-06
    普通文章[政治]09年考研政治《邓论和三个代表》08-06
    普通文章[政治]09考研政治大纲关于“科学发展观08-04
    普通文章[政治]09考研政治《当代》部分大纲六大08-04
    最近试题资料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8年司法考试海天教育网络大模07-25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8年司法考试海天教育网络大模07-25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8年司法考试海天教育网络大模07-25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