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芳 雷雨 史春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备考预测
第一部分 备考预测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背诵要点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3、意识有两种性质的反作用: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与其它原理相结合出大型综合分析题。(题型见模拟试题)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背诵要点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与具体材料相结合出大型分析题。
三、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
(一)背诵要点
1、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不平衡的。由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2、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坚持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二者辩证统一的前提下,去解决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与具体事件、国际事件相结合出大型分析题。
四、大综合: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学说或矛盾规律原理。
(一)背诵要点
1、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3、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4、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5、由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坚持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二者辩证统一的前提下,去解决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出综合性的大型分析题。
五、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一)背诵要点
1、部分依赖于整体,整体由部分构成。
2、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3、整体是各部分有机之和。
4、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
5、整体和部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结合具体材料出大型分析题。
六、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背诵要点
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但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不是可有可无,它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2、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
3、要重视机遇的作用,敏锐地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实现发展。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与具体事件相结合出大型分析题。
七、真理及其客观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背诵要点
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即直接现实性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特点的只有社会实践。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即实践能够把主观的认识变为客观现实,即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所以,只有实践的结果能验证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与具体事件相结合出大型分析题。(题型见模拟试题)
八、大综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一)背诵要点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相反就阻碍社会和经济基础的发展。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就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3、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结合具体材料出大型分析题。
九、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一)背诵要点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
3、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实质上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结合具体材料出大型分析题。
十、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一)背诵要点
1、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进程是无数交错的力量形成的历史“合力”。
2、 社会规律存在并实践于人的活动之中,但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
3、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这就是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结合具体事实背景出大型分析题。
十一、人的价值
(一)背诵要点
1、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
2、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3、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4、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应是两方面内容的结合。唯物史观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首先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二)复习备考指南
可结合具体背景材料出大型分析题。(题型见模拟试题)
十二、大综合: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一)背诵要点
1、人类有能力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客观存在着的“自在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的梦想。
2、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否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二)复习备考指南
结合具体材料可出综合性大型分析题。(题型见模拟试题)
第二部分 二类复习重点
1、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表现。(可出选择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可出选择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可出选择题)
4、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和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可出选择题)
5、物质运动与空间、时间的关系、空间时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可出选择题)
6、意识的产生、能动作用。(可出选择题)
7、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可出选择题)
8、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及作用。(可出选择题和大型分析题)
9、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可出选择题)
10、肯定和否定的关系、辩证法的否定观。(可出选择题和大型分析题)
1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可出选择题)
12、现象和本质、假象和错觉、假象和本质的关系。(可出选择题)
13、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在因果联系问题上非决定论和目的论的错误。(可出选择题和大型分析题)
14、认识的本质。(可出大型分析题)
15、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以及重构的关系。(可出选择题和大型分析题)
18、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出选择题)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可出选择题)
19、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可出选择题)
20、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可出选择题)
21、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文化结构、社会有机体、交往。(可出选择题)
22、文化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可出选择题)
23、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可出选择题)
2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可出大型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