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预测之五:实践观
相关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2.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1)实践的物质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
(2)实践的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3)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社会性是指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历史性是指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此外,实践还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可以把意识直接物化为客观实在。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包括人文活动)等。其中,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和根本地位。实践构成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是不同于动物的特殊运动形式。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5.自然界(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永恒主题。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科学的实践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实践。因为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通过劳动实践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6.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三种实践形式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分别构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并最后形成为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总之,社会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社会生活的内容和发展动力是实践。
7.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其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仅为认识不断提出新的课题,而且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实践中,人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实践高于认识)
其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其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活动本身,更在于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是认识的价值的最终实现。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随实践发展,为实践服务,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只有尊重实践,才能保证思想符合客观规律,克服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命题角度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示范例题
材料1
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不正确的,应该抛弃的。对于好谈这种空洞理论的人,应该伸出一个指头向他刮脸皮。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但是许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却把它看成是死的教条,这样就阻碍了理论的发展,害了自己,也害了同志。
——摘自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
材料2
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现象就产生了。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比如说,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了党去包办一切、干预一切;实行一元化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变成了“一切统一口径”。违反中央政策根本原则的“土政策”要反对,但是也有的“土政策”确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得到群众拥护的。这些正确政策现在往往也受到指责,因为它“不合统一口径”。思想一僵化,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看风向,满以为这样不会犯错误。其实随风倒本身就是一个违反共产党员党性的大错误。独立思考,敢想、敢说、敢做,固然也难免犯错误,但那是错在明处,容易纠正。
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13日
材料3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摘自胡锦涛2008年1月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月2日第1版。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要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结合上述材料,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答案要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实践的特点和真理的本性所决定的。①真理的本性决定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因此,要判断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在主观的领域内是无法解决的,而仅仅在客观世界的范围内也是不行的,要证明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惟一能够充当真理性标准的只能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结起来的“桥梁”即实践。②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一方面同主观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同客观世界相联系。人们带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去实践,由此而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这样就能把原来的理论认识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直接检验出理论的真理性。所以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2)《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科学的表述揭示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四个基本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③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在党的思想路线中总的地位与其他三个方面并不是等同、并列的,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解放思想的特征,是在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基础上,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变革、精神状态的改造。解放思想的体现,是创造性实践。解放思想的本质,是实事求是,按照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办事。解放思想的根本标准和目的,是“真正解决问题”。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事实上,如果没有解放思想这“一大法宝”,就不可能有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三大法宝”,更不可能有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