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冯苑通过考试成为深圳市聘任制公务员(微博),西南小城的亲友打电话过来祝贺:“拿到了"铁饭碗",以后生活不用发愁,舒服得很。”
但冯苑的情况显然与亲友所说不同。冯苑告诉亲友:“合同只签3年,做不好会被炒掉。”
实际上从2007年的聘任制公务员改革到2010年的公务员分类改革,深圳公务员所处的环境渐渐发生变化。自2007年始,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在深圳铺开。2010年,深圳率先全面启动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规定自当年1月1日起,进入深圳市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全部实行聘任制。
目前,像冯苑一样的聘任制公务员在深已超过1800人。行政执法、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建立单独的晋升渠道,待遇与行政级别脱钩。新进公务员全部实行聘任制,聘期一般为3年。
人们相信,聘任制公务员能激活公务员整体积极性,而与聘任制同期推进的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将聘任制公务员和委任制公务员共同置于一个发展序列之中,或可加速“鲶鱼效应”的到来。
如今,聘任制的诸多细节还有待铺开,“打一份工”的观念却已在深圳聘任制公务员的心中悄然植根。
“打好这份工”
“最开始连聘任制是什么都不知道,只因为深圳公务员考试高效、没有户籍限制,我就来了。”唐舸涵说。
唐舸涵是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队的一名行政执法类公务员,2010年毕业于上海一家高校的法律专业,以笔试第5名、面试第1名的成绩,从20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唐舸涵与用人单位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了劳动合同。按照规定,首聘3年,续聘5年,聘满10年者可签为无固定期限聘任合同。聘任合同中规定了双方权利和义务。
“签订聘任合同,实行合同管理,是聘任制公务员的特点之一。”深圳市人力资源局公务员处的漆染说,通过签订合同,聘任制公务员对自己的职责和权利义务可以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如果违反了公务员管理规定或聘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给予解聘或期满后不再续签。漆染认为,此举让公务员从“铁饭碗”变成了“瓷饭碗”,增强了职业危机感。
冯苑签合同的那一天,给在西南小城的母亲打了电话。
“妈妈也是公务员,她的档案从毕业后就直接放在单位,合同这回事,从来没有听说过。”她回忆说,母亲甚至担心她是否只是临时雇员。
“除了要签合同和养老金不同之外,我们和以前的公务员是一样的待遇。”冯苑宽慰母亲。
在唐舸涵看来,签合同的公务员明确了一个观念:公务员不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身份,它只是一份工作。
唐舸涵很欣赏香港前特首曾荫权曾经的竞选口号:“打好这份工”。
“这也是和我同期考进来的公务员普遍的心态。”与唐舸涵同年考入深圳市审计局的沈平也认为,聘任制公务员最大的进步在于,它还原了公务员作为一个职业的本性。
“什么叫打好一份工?就是热爱自己做的事,并且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多名聘任制公务员如此对记者说。
“如果你不是因为理念、特长与某个岗位相契合,而只是想寻求一个稳定不变的工作,公务员这份工作显然不会适合你。”唐舸涵说。
不再有“升职的烦恼”
在2010年大规模招聘聘任制公务员之前,深圳曾经两次“试水”,在一些单位铺开聘任制试点。2007年11月和2009年6月,公开招聘了两批聘任制公务员,共53人,李娜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当时的李娜在升职等方面的困惑颇多:“试点的时候,我认识的聘任制公务员都有一些意见,觉得自己是"二等公民"。”
“2010年之前,聘任制公务员的待遇比委任制低,人数少,诉求也得不到单位的重视,他们的职务6年才能上一个台阶,而委任制公务员一般只要3年。”漆染说,尽管如此,试点部门普遍反映,聘任制公务员好用,工作积极性高。
2010年后,结合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实施,深圳市人力资源部门将聘任制扩大到行政机关所有新进公务员。在待遇、晋升、发展空间等方面,聘任制公务员与委任制公务员被完全统一起来,“以彻底解决聘任制公务员"二等公民"的感受”。
2010年2月,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作为大部制改革的延续,其将深圳市公务员队伍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三个类别。
不同的管理办法被设计出来,对不同人员的发展方向、工作能力和职责范围加以规范,并为“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建立与行政级别脱钩的相对独立的职务序列。前者包括公安、税务、市场监管、规划、城管等10个部门共2.1万名有关执法人员,后者包括了气象局气象预报、信息网络人员。据统计,两者之和约占深圳公务员总数的56%。
往昔晋升必须通过“官道”的局面被打破,待遇与行政级别脱钩,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拥有独立的晋升渠道,如“执法员”设7个职级,各职级间无上下级关系,一级执法员也无权领导七级执法员。
廖剑平是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海洋监察科的七级执法员,2010年进入公务员系统之前,对于公务员的“30岁尴尬”和“天花板困境”,他也曾担心:“考基层执法单位,由于受到职级限制,十几个人也就一两个人能升到科长、副科长,没升的人,干多干少都一样。”
作为公务员分类改革惠及群体,廖剑平坦言如今不再有这样的担心。“对我来说,现在就是七、六、五、四、三、二、一的逐级上升,只要我把工作做到位,满了年限、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就可以3年一升,或者4年一升,到退休的时候就能达到二级执法员、一级执法员,享受相当于处级公务员的退休待遇。”
可进可出的“公务员”
“如果在岗期间踏实工作,退休时就可以拿到一笔不错的年金。”陈厚桥认为,这对保持公务员队伍的廉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陈厚桥于2010年10月进入深圳市司法局第一劳教所,成为初级警员。他所提到的“职业年金”,是聘任制公务员制度中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
与委任制公务员的退休待遇不同,聘任制公务员参照企业员工的办法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这部分保险的缴交、待遇计发、接转、管理等完全参照企业员工的规定执行。同时,政府每月按聘任制公务员工资的一定比例为其缴交职业年金。
聘任制公务员在办理退休手续后,除了按规定享受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外,还可一次性领取或分月领取职业年金。与委任制公务员必须在机关退休才能获得相应的退休待遇不同,聘任制公务员中途离开机关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其社会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都可以随之转移。
唐敏于1996年成为深圳市的一名公务员,他向记者坦言,工作多年以来,“感觉自己被退休待遇给套牢了”,他几次想换一份工作,却免不了对“净身出户”的恐惧。
“现有的委任制公务员与企业人员退休制度上的"双轨制",增加了公务员离职和二次择业的成本,是公务员队伍出口不畅、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深圳市人力资源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说。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很难确定会否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唐舸涵说,目前的工作与生活都符合她理想中的状态,“但未来的事也难说,不过"聘任制公务员"这个身份让我对未来道路的选择会少一些顾虑”。
唐舸涵有一个同期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同事,发现自己的性格与追求和稳定的公务员工作环境不协调,最后选择了离开,在一家创意企业寻到了梦想。
“从公务员里往外跳,不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漆染坦言,2010年以来,深圳已有6名聘任制公务员选择了辞职,“这是好事,可进可出,流动的渠道变得畅通,公务员系统在选择适合他的人,人们也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与人生理想”。
一组逐年递增的招考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报考公务员的兴趣有增无减。2008年,深圳招考公务员1001人,有52126人报名,招考与报考的人数比例为1:52;2010年,深圳招考公务员1345人,报名人数为94197人,招考与报考的人数比例为1:70;2011年,深圳招考公务员850人,报名人数为72846人,招考与报考的人数比例为1:86。公务员报考的竞争愈加激烈。
“鲶鱼”的缓慢苏醒
记者从深圳市人力资源部门了解到,深圳现有4.4万名公务员,通过2010年后的4次大规模招聘,现有聘任制公务员1800余名。漆染透露,聘任制公务员的人数还将以每年1000名左右的速度递增,“希望聘任制公务员最终能引发激活公务员队伍整体积极性的"鲶鱼效应"”。
拿到录取通知之后,沈平和同期的上百名公务员参加了入职培训。沈平说,同来参加入职培训的人中不乏能力强、事业心重的人,但“来的人也不都是只为图个安逸,谁都知道,一杯茶、一份报纸、坐一整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各个部门反映,聘任制公务员到岗之后,积极性都很高,与同事相处也比较融洽,但"鲶鱼效应"也许来得没有那么快。”漆染分析,与聘任制同期推进的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将聘任制公务员和委任制公务员置于同一个发展序列中,这是“鲶鱼效应”发生的前提。
不过,一些社会人士对公务员考核提出了质疑。有网友认为,“如果没有严格、精细的考核以及针对考核结果进行的解聘和辞退,聘任制公务员充其量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终身制”。
“我们有月度、季度和年度考核,要遵循标准化操作和时间项目管理的要求,年度考核中拿了"优"才能升职,一次"不称职"或"基本称职",都有可能被辞退。”唐舸涵说,考核表中有很多项,由同事相互打分。
“下一步确实有必须思考怎样才能让考核发挥作用,怎样把合同管理手段用起来,避免轮流坐庄,真正做到奖优罚劣。”漆染说。
“希望新进的公务员全部实行聘任制。”沈平说。
“从2010年到2011年底,我们只对行政口新进的公务员推行了聘任制。实际上,只有全面铺开聘任制,才能真正显现出公平。”漆染说。
记者了解到,深圳公务员系统的党群口(即七大行政机关中的其他六大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协、民主党派、法院、检察院和群团机关)已经从今年4月1日起对新进公务员全部实行聘任制。
从“官本位”回归到
“职业本位”
记者观察
早在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公务员法》中,“公务员聘任制”便被辟以专章,对其范围、协议工资、合同管理、争议解决等进行了原则规定。然而,聘任制如何付诸实践,需要地方试水者对政策细节进行大胆尝试与谨慎设计。
深圳向来不乏改革的勇气。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到聘任制公务员改革,再到公务员分类改革,不难感受到近年来深圳在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管理制度方面的大动作。
一方面是聘任制对公务员“终身制”的打破,在政府与公务员之间建立起更为明确的权责关系,也将公务员养老与财政支出相剥离;另一方面是公务员分类改革,将公务员分门别类、精细管理,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对更多“专才”的需求,也为公务员提供除升官之外的另一种晋升渠道即便在基层干一辈子,也有循级而上的良好发展。
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呼唤政府紧缩编制、转换职能、澄清吏治、提高效率。深圳实施的一系列公务员管理制度的改革,既是撬动改革的杠杆,也是在肩负作为改革前沿阵地的探路使命。
风起于青萍之末。即便公务员聘任制和分类管理的效果不能马上显现,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倘若新的公务员管理制度顺利推进,假以时日,更为高效、廉洁的政府将出现在民众面前,政府风气将从“官本位”回归到“职业本位”上。
相关
2010年初,深圳详细公布了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内容,把公务员原来“大一统”管理模式划分成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并全面启动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对新进入深圳市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全部实行聘任制。
2012年1月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强调,将“总结推广深圳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的成功经验,制订在全省逐步推开的方案”。2012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提到,2011年深圳公务员分类改革等各项综合配套改革进展顺利,今年还将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和事业单位改革。
策划/统筹:吕冰冰 杨磊
(应受访者要求,李娜、沈平、冯苑、廖剑平、唐敏系化名。)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