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难写吗?一年来时事热点太多,哪些进入了高考试卷?听说数学题太难……今天高考落幕,本报记者邀请了多位名师,简单点评一下今年的高考试题。 (更多评析请见本报周五《升学周刊》)
语文作文:考生有了较大发挥自由度
□毛荣富(原七宝中学特级教师)
从去年的命题作文到今年的材料作文,从写“他们”到思考“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板桥体”书法中的独特的自我,今年的作文题可谓转承自然、富有新意。所提供的材料简短而不深奥,颇有思辨价值,可作多种角度的审视和开掘,这就使众多考生有了较大的发挥自由度。考试完毕,笔者向一些考生了解其所拟题目,其中有《艺术贵在独创》、《个性是创新的基础》、《不仅是艺术创作要有个性 》、《人才培养 不可一刀切》、《呼唤个性化教育》、《千姿百态才是美》、《自我缺失:写不好作文的重要原因》、《模仿秀与追求独特》、《一枝独秀的魅力》、《不能轻易否定“怪”》和《小议“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等等,应该说都是很不错的题目,角度独特,联想自然,有的放矢。
不过,现在有些学生的议论能力较差,尤其不善概括材料的内涵,不善拟题,作文中丧失自我,个性缺失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所以,上海这道作文题积极的导向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更适宜考生写议论文
□李支舜(华东师大一附中副校长、特级教师)
今年作文题采用了 “材料作文”,从审题的角度而言,对比以往,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并没有超出大家预料,因为今年春季高考作文题就是“材料作文”,考生应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强化训练。
从材料的审读来看,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提炼出众多观点,如:从“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中可以提炼出:“众采所长才来出新”,“继承与超越”,“变中求新”;“因循守旧不可能有个性”,“不创新就不可能有进步”等;从“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中可以看出:“看待、评价事物不能局限个别,应该注重整体”,“艺术品应该注重整体美”,从“看似”一词中,可以得出:“观察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等;从“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还可以继续挖掘:“有个性才显得独特”,“有创新才有生命力”,“有自己风格的才显得独一无二,不可能复制”等。
从题目的要求看,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开放形式,俗称“三自”:自选角度,自行立意,自拟题目。但从材料作文的倾向来看,是鼓励考生对“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适宜写“议论文”,如果写记叙文就不易了。
综合考:“上海味”非常浓
今年综合考试与时政热点联系紧密。其中,生物科目中,考卷中出现了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试题,让考生提出两点建议来预防“甲流”。一些同学反映,由于最近甲流肆虐,自己都有所准备,无非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通风、消毒等措施。
政治专题中,今年5月6日市政府宣布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以及上海打造“两个中心”的时政新闻热点也被列入其中,要求考生用经济知识来分析“并区”所产生的效益。复旦附中的朱天红老师对此评价,本次综合卷的地方特色很浓,相关的知识点要比往年多一点,难度也比往年要深一点。
在化学专题中,考生需要阅读多张表格,观察各工厂含铅量以及排放等一系列的数据。“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议题,结合这个来做化学题目,的确是 ‘综合’考试的一个特色。”一些考生反映说。在地理科目中,有一题是标明了长江流域的两个地方,让考生写地名。还有一道读图题,标明水位超过了历史最高点,问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数学:试卷确实有很多变化
□王凤春(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王敏杰(上海大学附属中学)
1。试卷结构变化大。前些年高考数学题型已成定势,11或12道填空题,4道选择题,6道解答题。这次高考,填空题14道,选择题4道,解答题5道。
2。新增内容考查全面。今年是新教材全面铺开的第一年高考,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了很多内容,如理科卷,对算法、矩阵、行列式、向量、概率统计等内容的考查有较高的要求。
3。新题数量较多。很多问题呈现的方式与传统复习题不同,有些题,叙述很简单,但要回归为基本数学问题能力要求高;有些题给出了新定义、新情境,对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较高。
4。数学思维能力要求高。以往的基础题,以简单计算为主,而这份试卷的大部分问题计算简单,只有最后一题的第3小题运算相对复杂。多数问题都需要学生先对问题有较好的分析转换,想清楚了数与形的对应,主变量与系数的关系等,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
许多考生对数学卷与预想有较大的落差,其实,试卷的难易对大家是公平的。二期课改的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大量死做数学题。这份试卷给我们许多启示:勿做太多重复性训练;平时不要重计算,轻分析,重结果,轻过程;靠“题海战术”在高考中难以取得高分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