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文综试题,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总体指导思想。总题量从40题变为39题,地理部分由2007年的2题改为1题,政治、历史和三科综合依然是各一题。
政治卷面总分为100分,其中经济学34分,哲学36分,政治学30分。选择题经济学5道,哲学4道,政治3道,比例5:4:3(2007年为1:1:1);主观题经济1问、哲学2问、政治2问,比例为1:2:2(2007年为2:1:2)。三部分的总分值与去年相同,但题型比例上略有变化。文综政治试题,总体难度略高于去年。
选择题部分有以下特点:1.依旧突出基础知识。2.多项组合型选择题依然是重点考查形式。3.稳中有新。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个比较稳定的热点事件,认识的深化也是主干知识,但31题命题时选取施肥浇水技术的变化,从哲学角度考查“‘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说明什么,这一题的知识点在于认识发展的必要性和正确对待传统经验的态度。
主观题部分的特点:1.学科内综合题(38题)关注热点问题。2008年民生问题是整个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38题考查的就是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问题。
2.最后的三科大综合主观题(39题)突出了灵活性,突出能力立意。2008年文综的最后一道三科大综合命题主题上避开了社会热点,39题选取了二战时中美两国开辟的驼峰航线作为线索综合了三学科。政治学科部分主要考查的是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依据外交政策该怎样处理中美关系。
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继续遵循“稳中求变”、“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
1.分值分布有所变化。2008年文综试卷历史选择题12题,48分,非选择题2题,52分。其中中国古代史4分,中国近现代史66分,世界近现代史30分。2007年文综历史试卷选择题12题,48分,非选择题2题,52分。其中中国古代史24分,中国近现代史44分,世界近现代史32分。相比之下发现:2008的试题保持了试卷两大题型结构的稳定性,但在分值分布上,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分天下的基本格局。
2.主干知识仍是考查重点。
3.试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多样性。今年高考试题的第14、18、21、23、37、39题,运用了许多文献材料和历史地图等,全面考查了学生阅读文字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4.选择题结构有所变化。
5.学科内综合大为加强。
6.学科间综合注重自然渗透、融合紧密。
7.关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历史边缘知识的考查。
8.2008年试题继续体现了利用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三种学术观点来整合基础知识的命题趋势。
一、试卷的整体评价
1.分值不变,保持了连续性,非选择题难度较去年大。
2.有较好的区分度,利于选拔人才。虽有难题,但不怪不偏,没有超出考纲范畴。
3.自然地理所占比重较大,人文地理所占比重较小。
4.能力立意非常明显,思维量比较大。
5.文字、图像简洁,阅读量小,干扰要素少;答案简明扼要,表达量合理。
总体来看,试卷的难度、区分度等较好地体现了高考试卷的选拔功能和高考复习的指导功能。
二、试题特点
1.注重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本套试题涉及到的主干知识有:等高线的判读、工业、省区的方位、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自然因素(太阳辐射、洋流、地形)对植物(樱花)的影响、气候要素的变化及成因、气象灾害、人类活动与气象灾害的关系、地形特征、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突出主干(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原理)。
2.学科特色鲜明,强化图的运用能力。本试卷共有9幅图,每一试题都以地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的读图运用能力、计算能力。36题还以多幅图的形式,给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非选择题兼顾了基础与能力的考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