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干线学校语文教研组 王卫东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二十多天的时间了,对考生来说,时间非常的宝贵,恨不能把一天当做两天来使用,那末如何把这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好,就成了关键的问题。在这里,我给考生提几点建议,供考生参考。
(一)基础题部分,要把各区的模拟试卷再重新梳理一遍,找出错误较多的部分,是语音题,还是语病题,做到心中有数,分析错误的原因,要分板块,补缺补差。每天、每周都要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巩固复习,也可以把曾经做过的一卷题目再回头重做一遍,这样的题目适合多练习,错过的题目再重新做,在反复练习中记忆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二)依据考试说明,回归文本,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要扎扎实实抓好人教版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部分内容如《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内容的复习,对这套教材中出现的任何知识点和能力点都不能轻易放过。扎扎实实抓好文言文复习。复习时要回归课本,重点课文如《师说》、《鸿门宴》、《赤壁赋》等,结合文意,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落实文言十八个虚词的用法,然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诗歌阅读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的解读密码的方法,规范答题。
(三)阅读题部分,注意不同体裁的整体阅读。语文首先是一门思维的学科。关注语句之间的关系,是阅读和写作中强化语言逻辑训练的重要方面;强化问与答之间的完全一致性,是备考中强化言语逻辑训练必须攻克的堡垒。支撑整个语文测试过程的是严谨的语言逻辑,问什么,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为什么要这样答,都有严格遵循的语言逻辑。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应该注意抒情散文、记叙散文、议论散文和小小说的设题方式及答题的方法。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大阅读的最后一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回答这一题目,一是注意问题的指向(或是提示要求),二是应该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中心来回答。
(四)写作部分,一方面,作文命题会更贴近生活,引导考生关注社会人文、关注百姓民生、关注青年人自我的健康成长。备考时,要在现实生活中积累材料,比如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中的感人事迹等内容都可以很好地利用。另一方面要牢记,“作文”不仅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思想素养、知识积累、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好的高考作文要有思想、有思路、有材料、善表达。无论什么样的材料作文都应该遵循“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的写作思路,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五)最后谈谈审题的问题,可以这样认为,回答语文试卷中的任何一道题目都存在审题的问题,审题的能力实际就是考生的阅读能力,它涉及到对材料的整体把握,对重点、要点的理解,从题干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对写作思路的确定等诸方面。考生可以把各区的大阅读和写作材料作为突破口,反复揣摩分析,从中感悟到一些道理和方法。
时间紧,任务重,只要考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每天复习一个小板块、小专题,每天都动动笔,给大脑保保温,“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那麼就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