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正文  
 
 
 
考研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之第六章
作者:万学海文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2 14:46:00

  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第六章(一)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这两对矛盾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需要经常解决的矛盾。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建立起来。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当一种生产力被另一种生产力代替以后,旧的生产关系也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在经常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而生产关系同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对固定的形式,它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容纳发展程序不同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最活跃、最革命的性质,是由生产的本质即生产的连续性决定的。人们要生活,就必须从事生产活动;人们要世世代代生活下去,就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生产活动。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以人们不仅要进行简单再生产,而且要进行扩大再生产。在连续不断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就可能在生产关系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逐渐改进原有的生产工具,发明创造新的生产工具,提高自己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把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由此可见,生产的发展和变化,是从生产力首先是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变化开始的。在生产力发展变化的一定限度内,原来的生产关系尚能容纳它,因而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化。但是,当超过一定限度,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时,生产力就要突破旧生产关系的束缚,使生产关系发生相应的变革,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无论生产关系怎样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它迟早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3)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一种生产关系的消灭,另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都是以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为基础的。一种生产关系当它还能使生产力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在没有具备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前,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是建立不起来的;即使在某种情况下建立起来了,也是不巩固的。只有生产力发展到相应的高度,才能巩固起来,其间要经历不少艰难和曲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虽然是被生产力性质决定的,但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适合与阻碍的程度,又依适合与否的程度而定。

  对于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有正确理解。它并不是说,只要先进的生产关系一经建立,生产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向前发展了。所谓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是说先进的生产关系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扫清障碍、提供可能性,而要使生产力在事实上得到发展,还需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选择适当的经济体制,采取正确的方式政策和各项发展生产的有效措施,否则生产力还是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对于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也要辩证的理解,不能绝对化。这里所说的“不适合”,只是基本不适合,并不是没有任何适合的部分或方面。而且只要一种社会制度没有被推翻,虽然反动统治阶级不可能通过这种社会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但是它能够对现存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某些局部的调整,使它在一定程序上暂时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从而推动生产力有某种程度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来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的性质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也有矛盾,人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生产关系作某些调整,但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它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由基本适合变为基本不适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并确立起来,就又出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在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

  (2)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发展的辩证过程总是这样;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确立,又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这种生产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充分体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3)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对于我国正在运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这一规律为理论依据的。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叫经济基础。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一对矛盾,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和上层建筑构成一对矛盾。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设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愤怒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相对于政治上层建筑以“有形”实体的形式存在来说,观念上层建筑则是非物质实体形态的“无形”存在。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互相转化。首先,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有意识的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政治上层建筑看作是观念上层的物质附属物或物质设施。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定的现实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一对内部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而上层建筑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任何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某种经济基础一旦确立,就要求建立适合自己需要的上层建筑。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所以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当着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时,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而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即旧经济基础被新经济基础代替时,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然而,在新的上层建筑代替旧的上层建筑的过程中,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同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或灭亡而立即变化或消灭的,而是变化或消灭得有快有慢、有早有迟。这是由上层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决定的。国家政权、政治法律制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最直接,相对独立性比较小,它直接被经济基础决定,并直接为经济基础服务。因此,上层建筑的变革,总是首先是国家政权、政治法律制度的变革。而旧的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如道德、文艺、宗教、哲学等观点,则离经济基础较远,相对独立性较大,它们除去受经济基础决定处,还直接受政治的决定和影响,因此,变化得比较慢,消灭得比较晚。特别是其中的哲学,离经济基础最远,相对独立性最大,它除去受经济、政治的决定之外,还受道德、文艺、宗教等观点的影响,它因而变化最慢,消灭得最晚。上层建筑变化的这种情况,决定了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形成、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这种经济基础,妄图使其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即它是起进步作用还是起反动作用)不是由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2)因为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所以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一个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维护自己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总要建立和加强自己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统治地位。而被统治阶级为了推翻旧的经济基础,确立、巩固、发展新的经济基础,也总是首先在上层领域进行革命。而最根本的是要推翻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由此可见,经济上的解放只有通过政治上的革命才能实现。

  (3)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但这并不是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没有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和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些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能立刻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需要采取适当措施逐步完善起来。这种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合情况下的矛盾,是可以通过这一社会制度本身的自我调节得到解决的。另一种情形是反动的上层建筑和阻碍基本不适合情况下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现存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已经变得陈旧,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这种经济基础应该发生根本变革。但是反动的上层建筑却极力维护它,阻碍它的根本变革。这样就形成了经济基础自身的变革要求和上层建筑阻碍这种变革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得到根本解决,只有通过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用新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取代旧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才能最后解决。每一种社会制度的后期都是如此。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来看,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在一个社会的上升时期,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这时虽然二者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可以在这个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部分加以解决。当这个社会发展到没落时期,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基本不适合了,这种矛盾不能通过这种社会制度本身得到根本解决,需要通过先进阶级的革命,消灭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才能最后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而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旦确立或建立起来,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就达到了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4、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第六章(二)

  第二节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1、阶级的产生

  (1)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劳动力有了价值,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经过社会分工以及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的产品交换,出现生产资料私有制。

  (2)恩格斯说:“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首先,有分工就必然有产品交换,而有了产品交换,就会加剧财产的积聚和集中,使财富日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从而促进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有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把社会成员一分为二,即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被剥削阶级。其次,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由于这种分工,出现了只消费不生产、只享受不劳动的人。这些脱离生产劳动的人,专门从事生产的管理以及政务、司法等活动,成为剥削阶级的组成部分。

  (3)阶级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或道路产生的呢?奴隶主阶级是通过两条道路产生的。第一条道路是氏族分社中社会职能的独立化,氏族首领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第二条道路是氏族公社内部出现富裕家庭。

  作为奴隶主剥削的对象——奴隶,也是通过两条道路产生的。奴隶开始是由战争中的俘虏来充当的。

  本氏族、本部落里的破产的穷苦人也逐渐沦为奴隶。

  2、阶级的实质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剥削阶级利用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占有被剥削阶级的剩余劳动,使被剥削阶级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甚至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同时剥削阶级为了维持他们的经济地位,也必然要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对被剥削阶级实行政治压迫。哪里有剥削、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被剥削阶级只有进行斗争,才能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求得自身的解放。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于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而阶级之间进行阶级斗争的目的,都是直接或间接为了某种物质利益。阶级斗争存在于一切阶级社会之中,存在于每一个阶级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我们知道,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些规律不能自发地实现,只有通过人的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就是说,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直接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把人类社会从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推进到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

  其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出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群众,无偿地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有时甚至侵吞他们的必要劳动,使劳动群众无法生活下去,社会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被剥削阶级只有起来反抗,才能迫使剥削阶级节制一下它的剥削欲,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向前发展。

  三、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在国家消亡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一是借口国家消亡,否认无产阶级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必要性。

  二是借口国家消亡,否认建立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第六章(三)

  第三节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的根源和作用

  (1)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社会革命不是经济斗争,也不只是思想斗争,也不是一般的政治斗争,而是指夺取政权的斗争,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2)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求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消灭过时的旧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生产关系,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但是,旧的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政权,总是要维护旧的生产关系。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首先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即改变旧的上层建筑,最主要的是消灭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所以说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社会革命有哪些类型?典型的社会革命有三种类型: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无产阶级推翻反动资产阶级的革命。在奴隶社会,奴隶反对奴隶主要阶级的革命,在封建社会,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革命,因其矛头所向是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所以也可以算作社会革命;但是,由于奴隶和农民两个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最后推翻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实现国家政权的转移,因而又不是典型的社会革命。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革命,即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所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这种革命,既反对国内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又反对国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这种革命如果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则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准备。

  (4)革命的作用是什么呢?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次,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2、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

  (1)列宁在讲到革命的客观形势时说:“①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②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苦难超乎寻常地加剧;③由于上述原因,群众积极性大大提高。

  (2)什么是革命的主观条件呢?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形成足以推翻反动政权的强大的革命力量,就是革命的主观条件。对于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来说,促使革命主观条件成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党。

  3、革命的形式和道路

  (1)暴力革命

  (2)和平革命

  二、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2)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对应范畴,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对该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某种特殊程度的调整,不改变该 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其次,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而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再次,社会革命就其一般规律而言,往往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形式,实现国家政权的转移;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和牺牲,但一般说来,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3)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2、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2)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统治阶级往往是在被统治阶级强烈反抗的条件下,不得已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某些调整的。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改革,虽然也能满足群众的某些利益和要求,但从根本上说是从剥削阶级的利益出发,为了更有效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因而不能广泛的唤起民众,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得到解决,使社会主义社会进到更高的阶段,并在条件具备时前进到共产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社会的矛盾,但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这种矛盾,只有通过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才能最后得到解决。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所以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3)改革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4)改革是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力的社会主义变革过程。

  (5)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

  (6)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第六章(四)

  第四节 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1、观点

  (1)群众史观

  (2)英雄史观

  2、列宁指出:以往的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第二,以往的历史理论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

  3、历史唯心主义长期存在并占统治地位的根源归结如下:

  (1)阶级根源。对社会历史的解释,直接同各阶级的利益有关。所以不能不更多地受到剥削阶级偏见的曲解。

  (2)社会根源。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之所以能独占统治地位,还因为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规模狭小,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缓慢,因而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看不到物质生产及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认识论根源。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而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又的确比一般的个人要大得多,突出得多。所以,如果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只停留在人们的思想动机上,特别是只着眼于少数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上,就会片面夸大他们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把它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于是得出英雄创造历史的结论。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成员的总和。这一范畴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它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从质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但是,不论在任何国家和任何历史时期,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来说,在于他们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物质力量。人类和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吃、喝、住、穿等必需的生活资料,这一切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人们若不首先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根本说不上从事政治、司法、科学、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同时,劳动群众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没有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和其他物质设施,便没有社会的精神活动。其次,劳动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科学文化知识本身是劳动群众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理论将群众的实践经验概括为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文艺作品则以具体的、典型的形象表现人民的实际生活。再次,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世界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虽然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然而按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表现的进步作用,是应当归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的,他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成果,也应该包括在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当中。世界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直接出身于劳动者阶级。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以平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的革新,整个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都是由人民群众发动的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际上都是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第四,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受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作用和具体结果是不同的。

  三、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也承认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都在历史上起一定的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更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对历史发展起积极的作用。事实上,不同的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大小之分,有积极与消极之别。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虽然较小,但决不能忽视;历史人物的作用比普通个人要大得多,他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的印记。按照历史人物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又可以将他们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正面人物亦称杰出人物,是指在一定历史阶级上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或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包括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等等。反面人物则主要指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阻碍历史发展的反动阶级和反动势力的代表人物。

  1、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他们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他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

  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势力进行斗争。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是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没有他们的组织和领导,不可能取得胜利。

  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能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四,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和方法:

  (1)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2)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3)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4)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的各项事业,都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自觉的努力和斗争,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应当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反对恩赐观点和包办代替。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没有自己的瓜利。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决不能谋一已之私利,不能搞特权、当贵族老爷。

  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为自己言行的最高准则,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坚决反对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和对群众敷衍塞责、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要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个人的才能总是有限的。无产阶级要实行正确的领导,就必须虚心向广大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学生,倾听群众的呼声,遇事同群众商量,先当好学生,然后才能当好先生,反对任何居功自傲、轻视群众和独断专行的思想与行为。

  2、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运用。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正确领导,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而群众路线则是贯穿于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之中的根本的工作路线,它是我们党在一切工作中克敌制胜的法宝。离开了群众路线,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

  (1)所谓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私利。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这是党的根本宗旨。

  “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必须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依靠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离开广大人民群众必将一事无成。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第六章(五)

  第五节 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的本质

  1、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

  科学的整体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科学整体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以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各个领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或各个方面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或各个方面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思维科学以人类思维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思维的形式和发展规律。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一些“边缘科学”、“综合科学”和“横断科学”。我们可以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定义为:科学是一种社会精神生活现象,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或各个方面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

  2、科学是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科学不仅是知识的理论体态,而且是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历史唯物主义既看到科学作为知识的理论体系这一侧面,又看到科学作为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的另一个侧面,把二者统一起来,从而比较完整地揭示出科学的本质。

  在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各种社会活动浑然一体,观念形态的科学还没有形成,因而还没有专门从事科学活动的人,科学也就不能成为社会分工的一个独立部门。到了近代,自然科学广泛采用科学实验这种研究手段,社会科学则采用社会调查等方法,科学越来越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活动日益集中于高等学校、工业实验室和专门研究机构,并按地区、专业组成各种学术团体,出现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和各种专业工作者。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图书资料,创造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观察手段,拥有各种实验室、实验基地、实验机构,对自然、社会、思维进行广泛的、有组织的深入研究,科学活动日益社会化。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一些科学部门直接控制在政府手中,许多科研项目已具有国家规模,以至需要国际范围的分工,科学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科学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和科学的社会功能

  1、物质生产对科学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2)物质生产为科学研究提供的实验设备和观测手段的水平,决定科学研究的水平;

  (3)物质生产为发展科学所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在物质生产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决定着科学技术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的可能和速度。

  2、科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科学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科学具有变革生活方式的功能;科学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科学具有改变社会关系的功能;科学具有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2、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第一阶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十分肤浅,作为理论形态的自然科学还没有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三者浑然一体,尚无明确区分,或者说,科学作为一种萌芽,还完全包含在一般物质生产过程之中。

  第二阶段:随着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渐形成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在全社会范围内,科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日益从物质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分工的一个独立部分。就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形式来看,基本上体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尚未形成。

  第三阶段:到了近代,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行之有效应的科学技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初露端倪,但尚未明显形成,不占主导地位。

  第四阶段:20世纪中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在以前的“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的基础上,

  又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这种逆向过程。

  3、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首先,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四、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1、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即造福于人类又带来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

  2、人类征服大自然必然要付出代价

  3、人类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4、人类应该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解决问题

  5、确立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第六章(六)

  第六节 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交往概念的含义和界定

  首先,“交往”是一个多学科共同使用的科学概念。

  其次,交往概念的含义具有层次性。(1)广义的交往:既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2)次广义的交往:仅仅指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包括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3)狭义的交往:指与生产相对应的交往,即物质交往;(4)最狭义的交往;把交往理解为劳动产品的交换。哲学历史观上所讲的交往应该指次广义的交往。

  再次,有的学者划分出四种不同意义上的交往理论。第一种是狭义的,亦即信息科学和传播学的。它把交往作为一种单一的对象,研究交往的图式、交往的系统管道及交往的技术手段等问题。第二种是广义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交往。它把交往放到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中,研究它与社会系统、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关系。第三种是哲学意义上的交往理论。它的根本特点是除了承认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中介外,更强调交往与人和社会的内在统一性,认为交往本身就是人的生存方式或生活方式。第四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概念,它既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也是哲学意义上的。其主要含义是从人类发展的意义上讨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现象,强调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密不可分。

  最后,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交往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2)交往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交往始源于物质生产活动,又不仅仅存在于物质生产活动中;(4)人是交往的主体。

  二、交往形式和交往类型

  1、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

  2、交往类型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中,具有不同性质的交往。

  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们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人与人之间只有性关系交往、血缘关系交往、偶尔发生的不同共同体之间的产品交换。在物的依赖性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中,即对金钱关系和商品关系的依赖。在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真正的自由、平等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三、交往的社会作用

  第一,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第三,交往是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四,交往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浦东率先试点聘任制公

    “范跑跑”成公务员考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8贵州公务员笔试规定:作弊者5年07-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8年贵州省公务员招考7月12日笔07-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一家之言:聘任制 给公务员一个“07-0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一家之言:让40万年薪的公务员发07-0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一家之言:聘任制公务员年薪应按07-0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8年新疆社招公务员千余职位4207-0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吉林公务员面试全程:考官抽签分07-0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吉林省政府录用公务员面试:当场07-0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8年新疆公务员岗位报考7月2日07-05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浙江省1.75万人报名司法考试 考生07-04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专家解析数三数四合并 沉着应战是07-22
    普通文章[数学]名师指点:考研数学解题的快捷思07-22
    普通文章[数学]不必盲目紧张 考研数三备考有对策07-22
    普通文章[数学]随机应变 专家谈考研数三数四合并07-22
    普通文章[英语]慎重对待 考研英语作文突破提高策07-22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七篇经典文章解07-22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强化阶段:马政经知识点详解07-22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政治易错的有关哲学家和哲学07-22
    普通文章[政治]经验总结:考研政治高分六大法宝07-22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之07-22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