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正文  
 
 
 
2009年考研政治命题规律与解题方法
作者:海天教育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3 8:55:28

  主讲:常红利

  在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的考试中,面对一道考题,特别是分析题,在审题时,如何才能在头脑中快速准确地找准找全需要考查的考点;在答题时,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如何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出一份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的试题答案,这是广大考生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二者的辩证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于、服从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审题和答题过程中这些形式方面的具体问题,就必须首先正确理解和掌握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及其题型特点的本质内容。

  一、2009年考研政治大纲说明与历年全真试题总体分析

  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对历年考研政治大纲和全真试题的深入研究后科学总结出来的。因此,同学们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首先应该对2009年考研政治大纲和近三年考研政治全真试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一)2009年考研政治大纲说明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政治理论科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1. 考试的学科范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或有关基本理论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 。

  2. 评价目标(同学们务必要仔细体会其中的要求)

  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⑴ 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⑵ 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⑶ 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辩明理论是非。

  ⑷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⑸ 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⑹ 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3.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⑴ 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⑵ 答卷时间 180分钟。

  ⑶ 各部分内容的考察比例

  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必答题为90分,考查范围和内容比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约22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约20分;毛泽东思想概论 约18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约20分;形势与政策 约10分;选做题为10分,考生应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第Ⅰ道试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的内容,第Ⅱ道试题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中的一门或多门的相关知识,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若考生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4. 题型比例

  ⑴ 选择题Ⅰ 约16% (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⑵ 选择题Ⅱ 约34% (在四个备选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⑶ 分析题 约50%

   

  (二) 2006年政治理论试题总体分析

  1. 试卷结构

  2006年政治理论试卷按照教育部制订的《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命题,试卷的内容分布和题型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2006年政治理论试卷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形势与政策

合计

选择题Ⅰ

    4

     3

   3

        3

   

  3

16

选择题Ⅱ

    8

     8

   6

        8

 

  4

34

分析题

    10

    10

  10

       10

   10

 

50

合计

    22

    21

  19

       21

   10

  7

100

  2006年政治理论考试的试卷结构按照大纲要求设计。客观试题占50%的分值,主观试题占占50%的分值。客观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察,主观性试题侧重能力的考察。

  2. 分析题的设计思路

  在2006年政治理论试卷中,分析题的占分比例占50%。表2列出了2006年政治理论试卷分析题所选用的材料、考察的知识点及评价目标。

  表2 2006年政治理论试卷分析题设计思路

题目

材料

考察的考点

评价目标

第34题

守堤老兵在寻找水中石兽时的独特见解

真理的具体性、辩证思维方法

⑴ ⑵ ⑷ ⑸ ⑹

第35题

2002年以来我国陆续发生“倒奶”事件及引发对牛奶供需问题的思考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根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第36题

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有关讲话

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⑴ ⑵ ⑷ ⑸ ⑹

第37题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有关内容

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功能,并进而阐释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涵义

⑴ ⑵ ⑷ ⑸ ⑹

第38·Ⅰ题

几位大学生对“经济外交”问题的讨论

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⑴ ⑷ ⑸ ⑹

第38·Ⅱ题

人类面临相互制约的三重困境

普遍联系的观点,以及对资源、经济增长、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认识

⑴ ⑷ ⑸ ⑹

  评价目标详见(一)2009年考研政治考试大纲说明

   

  (三)2007年政治理论试题总体分析

  1. 试卷结构

  2007年政治理论试卷按照教育部制订的《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命题,试卷的内容分布和题型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2007年政治理论试卷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形势与政策

合计

选择题Ⅰ

    4

     3

   3

   3

   

  3

16

选择题Ⅱ

    8

     8

   6

   6

 

  6

34

分析题

    10

    10

  10

  10

   10

 

50

合计

    22

    21

  19

  19

   10

  9

100

  2007年政治理论考试的试卷结构按照大纲要求设计。客观试题占50%的分值,主观试题占占50%的分值。客观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察,主观性试题侧重能力的考察。

  2. 分析题的设计思路

  在2007年政治理论试卷中,分析题的占分比例占50%。表2列出了2007年政治理论试卷分析题所选用的材料、考察的知识点及评价目标。

  表2 2007年政治理论试卷分析题设计思路

题目

材料

考察的考点

评价目标

第34题

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及其转变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⑴ ⑵ ⑶ ⑷ ⑹

第35题

“八宝饭”中的糯米与其它成分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第36题

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1942—1944年太行等根据地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的比例

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土地问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⑴ ⑵  ⑸ ⑹

第37题

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环境与资源挑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⑴ ⑵ ⑷ ⑸ ⑹

第38·Ⅰ题

中东区域地图,中东石油资源的基本情况,二战后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局势

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⑴ ⑵ ⑷ ⑸ ⑹

第38·Ⅱ题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摘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和普遍性和特殊性,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和平发展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评价目标详见(一)2009年考研政治考试大纲说明

   

  (四)2008年政治理论试题总体分析

  1.试卷结构

  2008年政治理论试卷按照教育部制订的《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命题,试卷的内容分布和题型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2008年政治理论试卷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形势与政策

合计

选择题Ⅰ

    4

     3

   3

        4

   

  2

16

选择题Ⅱ

    8

     8

   6

        6

 

  6

34

分析题

    10

    10

  10

       10

   10

 

50

合计

    22

    21

  19

       20

   10

  8

100

  2008年政治理论考试的试卷结构按照大纲要求设计。客观试题占50%的分值,主观试题占占50%的分值。客观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察,主观性试题侧重能力的考察。

  2. 分析题的设计思路

  在2008年政治理论试卷中,分析题的占分比例占50%。表2列出了2008年政治理论试卷分析题所选用的材料、考察的知识点及评价目标。

  表2 2008年政治理论试卷分析题设计思路

题目

材料

考察的考点

评价目标

第34题

“医患换位体验”活动,医生对医患关系的体会和认识

对立统一规律;人的社会性本
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⑴ ⑵ ⑶ ⑷ ⑹

第35题

IBM公司在计算机业务领域
的发展历程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垄断资本
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⑴ ⑵ ⑸ ⑹

第36题

1962年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录

中国革命的规律性认识对开
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作用

⑴ ⑵ ⑸ ⑹

第37题

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一位农民在《人民日报》“说句心里话”栏目的发言摘录

农村的改革发展历程;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第38·Ⅰ题

2007年中日政治经济关系的几件大事

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中日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两国关系的意义

⑴ ⑵ ⑷ ⑸ ⑹

第38·Ⅱ题

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西方部分媒体鼓吹“中国气候威胁论”以及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气候威胁论”的实质;中国应对气候问题的战略选择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评价目标详见(一)2009年考研政治考试大纲说明

   

  3. 总体评价

  2008年考研政治试题,总的来看有以下特点:

  1.在试题素材的选择上,注重反映国内外现实问题,不回避社会热点。试题素材涉及“医患关系”、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中日政治经济关系、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现实问题,尤其关注“民生”问题。

  2.在能力考察上,通过设置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的能力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的“联系”更加生动具体,贴近学生的思想观念实际和认识水平,考生有认同感、亲切感。如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一位农民在《人民日报》“说句心里话”栏目的发言摘录的试题,就较好地体现了上述特点。

  3.在考核考点的选取上,注重考点的整合与连接,围绕一个问题,运用多个考点来加以分析,知识的整体性得到加强。如“医患关系”的试题,把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人的本质属性)结合起来考察,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4.在命题的形式和方式上,即考什么(立意)和怎么考(背景情境设计和设问)问题上,关注运用素材设计情境的合理性,设问与素材的契合性。如38题选做题Ⅱ,材料一选取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就气候问题发出的警告和英国著名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摘录,揭示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材料二是《纽约时报》鼓吹“中国气候威胁论”的言论,材料三反映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以及国际社会的认可。围绕材料,让学生回答气候变化的严峻事实对我们理解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启示,评析“中国气候威胁论”并指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战略选择,做到了素材与情境、设问与素材的吻合。

  5.突出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倡导主流意识,体现政治理论课价值取向的自觉意识更加突出。如毛泽东思想概论材料题,摘录1962年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关于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一段话作为材料,再层层设问。试题注重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结合,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以及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意义,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死扣知识点,引导学生不死记硬背。

  总之,2008年政治理论试卷,内容科学严谨、难度合适,题目分布合理,试题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察,符合考研政治命题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于广大备战2009年的考生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方向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考研政治命题的基本规律和题型特点

  《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研究生政治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因此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要想在考研政治中取得好得成绩,就必须严格按每年制定的《大纲》进行复习。以下就是对2009年《大纲》内容的深入分析:

  (一)考研政治命题的基本规律(内容)

  什么是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考研政治的命题规律就是揭示考研政治的内容在本质上考什么的规律。纵观20年考研政治的全真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政治无非是考四个方面的内容:

  1、考的是《大纲》规定的考点

  什么是考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根据2009年《大纲》规定,考研政治的学科范围共包括6门课程:即(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约22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约20分;(3)毛泽东思想概论,约18分;(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约20分;(5)形势与政策,约10分;(6)选做题为10分,考生应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第Ⅰ道试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的内容,第Ⅱ道试题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中的一门或多门的相关知识,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若考生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从这6门课程考点的特点来看可以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哲学和政经,这两门课是整个政治理论的基础,它们的特点是理论的内涵小,外延大,考题最灵活。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两门课主要考三个问题:第一是概念,第二是观点,第三是意义。

  第二部分是毛概、邓三和当代,这三门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特点是理论的内涵大,外延小,考题不可能有更大范围的发挥,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三门课主要考这样三个问题:第一是观点,第二是依据,第三是意义。

  第三部分是形势与政策,这部分的考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第二,年度间从2007年11月—2008年10月的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第三,上述第一、第二两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点的适当结合。形势与政策的考题与其说是考学生,不如说是考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应对此负主要责任。

   

  2、考的是考点与考点的相互联系

  在考研政治的命题中,这是测试的重点。根据2009年《大纲》的说明,考研政治的题型一共有三种,即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分析题。其中,多项选择题、分析题这两种题型都不是在考孤立的考点,都是在直接考考点与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这两种题型在100分的试卷中占84分;另外,对于稍微有一定难度的单项选择题来说,考生如果不能理解和掌握该考点与其它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想及时准确地做出选择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考研政治命题最重要的规律,考的就是考点与考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如果从测试学的角度来讲,这种相互联系又主要包括五个层次:第一,概念与观点之间,这是哲学命题的侧重点;第二,概念与概念之间,这是政经命题的侧重点;第三,观点与依据之间,这是毛概和当代部分命题的侧重点;第四,观点与意义之间,这是邓三命题的侧重点;第五,观点与观点之间,这是所有考研政治的课程都强调的内在联系。十几年来,我所提出并倡导的“互联法”和所编写的《考研政治互联提纲和考点提示》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来正确理解和掌握考点与考点之间相互联系的。

  3、考的是中央精神及其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

  从2002年以来,考研政治的命题方向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从以往的以理论考点为中心来命题逐步转变为了现在的以现实问题为中心来命题。所以,同学们要想在2009年的考研政治中获取高分,除了要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理论考点以外,还要高度重视重大的现实问题。

  我们说,要重视现实问题,并不是要求同学们现在就到外面去搞调查研究,而是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与重大现实问题相关联的中央精神。政治理论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政治理论的命题的灵魂就是中央精神。抓不住中央精神,你就没有抓住考研政治命题的灵魂,你没有抓住考研政治命题的灵魂,你就不可能考出高分。明白了这个道理,同学们就应该明白理解和掌握中央精神的重要性。为了备战2009年的考研政治,同学们要掌握的最重要的中央精神就是“十七大“的精神。

  4、考的是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及其相应的书面表达的能力

  考研政治的命题,实际上是双重要求:既考考点内容,又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及其相应的书面表达能力。在考场中,面对一道考题,特别是分析题,在审题时,如何才能在思维领域快速准确地找准找全需要考查的考点;在答题时,写什么,怎么写,如何才能在规定的时间交出一份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的试题答案。这就需要有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分析题还需要有相应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考研政治命题的题型及其特点

  根据2009年《大纲》规定,考研政治一共有三种题型:一是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约16分);二是选择题Ⅰ,即多项选择题(约34分);三是分析题 (约50分)。其中,选择题Ⅰ和选择题Ⅰ属于客观性试题。分析题属于主观性试题。以下就是这两种题型命题特点的具体分析:

  1、选择题Ⅰ(单项选择题) 要求:准确性

  该题型共16题,每题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分数是每小题1分,共16分。选择题Ⅰ的优点是分值小,评分客观;保证它在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有利于确保知识考查的覆盖面,减少试卷的评分误差。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事件的掌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由概念题演变来的。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这一题型历年来得分率都比较高,试题的区分度也差一些。

  2、选择题Ⅱ(多项选择题) 要求:准确性+全面性

  该题型共17题,每题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分数是每小题2分,共34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或原理的记忆和对有关观点、原理的掌握和理解。有时也可用来考查对某些观点的鉴别或比较,但要求层次不高。题目考察的角度和形式比较灵活,时常在给出不同于教材的表述、情境或言论等情况下,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由于该题型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所以其难度要比选择题Ⅰ大得多,得分率一直较低,但考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往往能在这一题型上真实地体现出来。

  3、分析题 要求:准确性+全面性+条理性

  该题型共5题,分数是每题10分,共50分。从出题的学科范围看,这五道题依次是围绕哲学、政经、毛概、邓三和当代来出题的。主要是考察考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具体情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的分值较大,可实现对考生多层次能力的考察;但缺点是知识覆盖面窄,考察知识点比较集中,且有较大的评分误差。分析题今后将逐步加大材料在题目中的应用,主旨在于要求考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要有根据具体题目情景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该题型选取的材料既可以是围绕某一主题设置的一组材料,也可以是蕴涵深刻含义的某一句、某一段话。针对设置一组材料的题目,考生需要读懂材料回答问题;而对于一段或一句材料的题目,则需要考生以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底蕴,结合材料作适当引申,分析其中要旨作答。与问题设置的相对开放性相适应,今后分析题答案要点的设置也将逐步探讨它的开放性问题。

   

  三.考研政治解题的根本前提和总体思路

  (一) 根本前提

  2009年《大纲》规定,研究生政治考试的总体评价目标是: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多年辅导的经验,我认为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同学们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以中央精神为指导,以考试大纲为范围,以“互联法”为要求,以权威教材为基础,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掌握考研政治理论中的考点及其相互关系。这也是考研政治解题的根本前提。在满足这一根本前提的过程中,我想特别提示一下“互联法”的要求。“互联法”是我在国内最早提出的一套方法论体系。在考研政治复习中,“互联法”的中心任务主要有两项:第一,形成互联体系。通过正确的使用,使考生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理论考点与考点之间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第二,引导互联思维。通过科学的训练,使学员在运用政治理论分析和解决考研试题时,能够自觉地使用一种辩证的互联思维方式,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应试能力。

  (二)总体思路

  在考场上,面对一道考题,考生应该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无数高分考生的经验说明: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在头脑中找准找全该道考题所涉及到的考点。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给考生们提供的分析问题的总体思路是“步步为营”。从思维逻辑上讲,所谓“步步为营”,就是先进行发散型思维,然后,再按照正确的途径进行收敛型思维的过程。具体地讲,在审题时,“步步为营”的思维步骤通常包括三步:

  第一步,先对试卷上的具体问题进行概括归纳,也就是我所通常讲的归位(归位:是在做任何考研政治试题时,理论思维的第一步, 是指在头脑中审题时,把试题中使用的名词或术语归结到教材中的概念或范畴之中),在头脑中确定该问题是涉及考研政治哪一门或哪几门课程的问题,特别是要进一步确定该问题是涉及哪一章节或哪几章节的问题;

  第二步,然后再以头脑中所掌握的考点之间的互联体系为基础,通过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逐步缩小包围的范围,确定该问题涉及哪一个或哪几个考点。(所谓正向思维,就是分析哪个或哪些考点适合解决这道考题的相关问题。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分析哪个或哪些考点完全不适合解决这道考题的相关问题,在思维中可把这个或这些考点明确排除出考虑的范围。)

  第三步,最后再与考题中的问题和材料相结合,在所确定的这一个或几个考点相关的互联体系中进一步明确一下该考题所需要应用的考点找对了没有,找全了没有,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四.考研政治具体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一)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在答题时间上,选择题所用的总时间应该控制在1小时20分钟左右。其中,选择题Ⅰ(单项选择题)所用时间应该在30分钟左右;选择题Ⅱ(多项选择题)所用时间应该在50分钟左右。 从提高效率的角度讲,应该首先把选择题在试卷上全部做完以后,再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最后做分析题。在这里,我想提醒同学们的是,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时,一定要先仔细看清题号顺序和字母排列,要细心,千万不能涂错;在做分析题之前,一定要先在答题卡上把选择题的答案涂完!

  从本质上讲,选择题实际上就是判断题。对于备选项是否符合题目的题意要求,我们作出判断的主要根据就是我们在教材(包括形势与政策)中理解和掌握的相关考点的基本内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主要有正选法、逆选法和蒙猜法等。

  所谓正选法就是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考点的内容直接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选择项的方法。正选法通常用在比较容易的选择题,特别是单项选择题中。

  所谓逆选法,也叫排除法,就是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考点的内容排除明显不符合题意要求的选择项的方法。对于比较难的选择题来说,这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的方法。在实战中,正选法与逆选法应该同时并用。

  所谓蒙猜法,就是在仔细审题和对选择项进行慎重比较的基础上,根据第一印象和相关考点的理解作出判断的方法。对于最难的选择题,或者说对于不会做的选择题来说,这也是我们万不得已采取的方法。在这里,我想提醒同学们的是,对于不会做的选择题,千万不要患得患失,犹豫不决,花费太多的时间。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可概括为: (三大法宝)

  (1)联系相关考点,直接选出明显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2)联系相关考点,运用比较分析,排除明显不符合题意的错误答案;

  (3)万不得已,可以选出第一印象感觉是正确的答案。

   

  (二)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在答题时间上,分析题所用的总时间应该控制在1小时30分钟左右。平均每道题所用时间应该控制在18分钟左右,哲学的分析题可以控制在20分钟左右。在答题步骤上,我们解答分析题的步骤通常包括两个基本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审题环节。这是解决分析题最关键的环节。审题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前面讲的“步步为营” 的总体思路在头脑中找准找全该道考题所涉及到的考点。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要特别注意四点:第一,材料分析题的答案要点都不在材料之中。命题者提供材料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掩盖作用,使考生不能很轻易地发现这道题考的是教材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考点。第二是提示作用,在字里行间,总会有信息告诉我们这道题考的是教材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考点。第二,审题要十分谨慎细心,要高度重视审题这个环节。审题出了问题,考点找错了,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时间上,每道分析题审题的时间一般不要低于5分钟,哲学分析题审题的时间一般不要低于7分钟。第三,审题时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找到考点时,不要得意忘形,要想一想找对了没有,找全了没有;一时没有找到考点时,也不要惊慌失措。要知道,这很正常,对你难,对其他任何人而言,也决不可能简单!在这个时候,关键就是要看谁更理智、更冷静、更沉的住气!第四,要注意综合应用两种主要的思维方法:一是正向思维,也就是分析哪个或哪些考点适合解决这个问题;二是逆向思维,也就是分析哪个或哪些考点完全不适合解决这个问题,在思维中可把这个或这些考点明确排除出考虑的范围。对于比较难的分析题,逆向思维显的更加重要一些。

  在审题的环节,我还想专门讲一讲图表分析题的问题。做图表分析题要特别注意两个要求。第一是分析数据,分析图表中的数据,主要是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的角度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时间角度(纵向),从时间角度得出来的结论无非是三个:逐步上升(提高、扩大、增加、加快)、保持不变或逐步下降(降低、缩小、减少、放缓);第二,是空间角度(横向),从空间角度得出来的结论无非也是三个:比较大(高、多)、基本相同或比较小(低、少)(要根据题目和问题中的语境选择描述性的语言)。第二是要把分析数据时得出来的结论与分析题中的问题相对照。对照的结果主要是看一看是什么性质的问题,问题的程度怎样。在审题时,其它方法上的要求与文字型分析题是一样的。

  第二个环节是答题环节。答题的过程要注意四个要求,避免两种倾向。注意的四个要求是:第一,审完题后,可以边想边答,注意每写一个考点,标出一个序号;第二,考点要与问题和材料中的信息有机结合,但展开论述的话不要太多;第三,与问题设置的相对开放性相适应,分析题答案要点有的可以进行适度的引申和发挥。第四,每道题的字数是由答案内容决定的,具体可参考下面的图表,每道题在400字上下灵活掌握。避免的两种倾向是:第一,只写考点内容,不结合材料。这样做的后果是不会得高分。第二,只分析材料,不写考点内容。这样做的后果是不得分。

  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可概括为: (五步绝杀)

  (1)先看标题和所提出的问题,明确该分析题考试的学科范围和阅读材料时的重点段句;

  (2)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时,努力在头脑中联系相关考点及其基本思想;

  (3)注意联系相关考点和试卷材料,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如果在问题中涉及对相关命题的辨析时,在头脑中判断命题时的态度一定要十分谨慎,不要轻易得出对或错的结论。

  (4)在试卷上,答题的过程,就是阐述运用相关考点分析所提出问题的过程,在阐述中首先应简述分析问题时所运用的相关考点的基本思想;

  (5)在试卷上,阐述分析问题的过程应尽可能做到全面、周到。

  整个考试的最后应该留10分钟的时间进行检查,主要是用在对所填写的姓名、考号、学校和分析题等方面进行技术性检查和机动。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否则,不要轻易对已经涂黑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的答案进行改动。另外,考试前至少要留出一整天的时间用来休息放松、查看考场、准备考试用品,偶而也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谈谈考上以后的打算,千万不要再看任何书了!要知道考前一天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情和清醒的头脑是最最重要的!上午政治考试结束之后,不要和任何人对答案!

  最后,我想提醒同学们的是,这些所谓的命题规律与解题方法并不是常老师凭空杜撰出来的,而主要是来自于对历年考题的系统研究总结出来的。因此,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要想做到对这些命题规律与解题方法的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还必须悉心揣摩和体会至少近三年考研政治的全真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特别是分析题的参考答案。有时候,我们对考研政治命题规律与解题方法的掌握程度甚至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而要想在心里得到这种能够实现意会的“灵犀”,其根本途径就是要研读一下考研政治历年的全真考题,特别是分析题!

  附:近两年考研政治分析题参考答案字数统计表:

   字数
时间

哲学

政经

毛概

邓三

当代Ⅰ

当代Ⅱ

平均

2006年

360

420

360

450

390

450

405

2007年

270

540

390

480

360

630

445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负责

    辣评:培养考试机器的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9公务员调剂名词解释:公共科目01-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录01-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公布 发改01-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家公务员笔试成绩已公布 面试注01-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家公务员合格线西部边远地区给01-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9年北京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大纲01-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首次网上调剂01-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9年国家公务员查分考生如何查询01-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9中央机关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01-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9年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公务员01-1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政治]09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重要选择题01-13
    普通文章[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备考预01-13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政治时政冲刺复习:把握重点01-13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政治资料:08年国内外重要时01-13
    普通文章[政治]09年考研政治理论邓论重点方向预01-13
    普通文章[政治]09考研政治邓论和三个代表备考预01-13
    普通文章[政治]09考研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备01-13
    普通文章[政治]启航名师王茂水:09考研政治经济01-13
    普通文章[政治]09年考研政治理论政治经济学重点01-13
    普通文章[政治]09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01-1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