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很多同学提到大学所学的专业很偏,在职位填报过程中发现自己选择的余地很小,但是又不敢报太冷门的职位,是不是应该报那些没有专业要求限制的岗位是唯一的选择呢?
首先,关于专业的问题,要进行一个辩证的一个看法和思考,所谓“冷门”,一定相对“热门”而言,我们所谓的绝对的“冷门”,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职位需要和专业限制的,这个专业没有任何一个职位满足你,这肯定是不存在的,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是你对自己的职位信息表没有进行通览和了解。那么在过去收到的职位条查表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同学把空白的调查表发过来了,把自己的专业情况统统发来了,下面的职位意向也是空白的,说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填,请老师我参考,这样等于实际上把自己的主动权选择权交给了别人,事实上应该勇敢一点大胆一点,通览一下职位表经过自己的情况自己选择,不能把自己的选择权交给老师或者是家长和其他人手中,这是一个客观的情况,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会没有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职位,肯定是有的只不过没有用心去查找。
其次,我们建议大家不要走一个极端,都去报名那些没有专业限制的专业,从2008年和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报情况分析,大部门的热门职位都是一些没有专业限制的职位,很多考生都填报这样的职位,这样就造成了职位填报的拥堵,如大家看到的是大报考热门岗位,致使一下岗位,如:航空业等无人问津,导致比例严重失调。同样的道理,你认为“热门”那么大家也同样会这么认为,势必造成血拼的局面,所以建议大家在报考是不要走极端。
再次,应该怎样避免这种风险,考生应该怎么填报自己适合的职位?究其根本,广大考生应该先对自我进行全方位的定位,了解自身情况,对症下药。例如,清楚在一张纸上写明自己的专业、学历、特长、适应能力等等情况,看起来一目了然,根据所分析的情况,在填报职位的变数中找到一个基准点,在填报过程中,考生应该在不同时段的关注你所报考的职位变数,竞争比例怎么变化,有什么样的趋向,对所填报的职位有一个规划。
最后,提醒广大考生,要审时度势,不能盲从,更不能随便报考。
案例二 :针对应届生和在往届生在报考中一些问题,作为应届毕业生来考中央国家公务员的我有没有优势,我们大部分都是本科生,我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我自己的报考的一些优势?有一些社会在职的人员也报考中央国家公务员,那么这些考生反映有工作经验年龄比较大,有的人已经33岁以上了,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如何把握好这些机会?有哪些优势可以开发?我该怎么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填报?
首先,在报考之前要对自己进行全方位了解,针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其次,在职人员的劣势,一是内在原因,年龄、心里和各种生活压力都相对来说比较大;二是外在阻力,如工作,家庭等琐碎事情占据了生活的全部。双重因素导致在职人员信心受挫,备考失利。这里提醒在职人员要注意,不能只看到劣势,应该看到自己优于刚毕业学生的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有很多职位是要求有相关几层经验的,有的甚至需要3年或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就为社会在职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平台,取长补短,发挥所长。
再次,同样针对应届毕业生也要认识到自己优、劣势。劣势就在于工作经验缺乏,优势也应该很清楚,应届毕业生由于马上要面临毕业,他们所拥有的知识都比较新、更新能力都比较强、适应能力强、应对变化的能力也比较活跃、精力和体力也正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所以应届毕业生应该充分的利用好这些优势,打好这次战役。
最后,分析优、劣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广大考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案例三:很多考生由于就业等外在压力的驱动下,简单的作出决定,只要我能考上公务员,剩下什么都无所谓。
首先,我们从这位考生思想上来进行分析,这种不考虑各种因素,只是一味的为了就业压力、工作环境不好等因素,简单的就把考公务员作为救命稻草一样仅仅抓住不放,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够全面的。
其次,众所周知,中国人“家庭观念”是非常强烈的,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在身边工作,好照顾他们;成了家的更是不能离开自己组建的小家庭,所以在这里提醒广大考生在选报时要慎重考虑,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进行选择。
最后,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在职人员一定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去选择适合的职位,什么是最好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案例四:有些考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可以报考那些招考人数相对比较多的职位呢?
比如垂直管理的省市地一级的部门,它可能招考的职位不是一个两个的,而是相对比较多的像5个10个等等,这样的招考职位对与考生来说概率会不会大一些呢?这样我们得看相对的比例,招考的人数多,但是报考的人数同样也很多,报考的人数平均到招考的人数比例,它实际上跟几百个竞争一个岗位是一样的。所以,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的竞争对手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不要单一的考虑报考人数,还要综合全面的考虑报考的职位。
案例五:有考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考生是本科学历,在学校有学生干部的经历、也组织过相关的演出活动,很有创意、文笔功底也不错,我是不是就可以报考跟文化相关的部门?如: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管理处主任以下科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离退休干部局文体活动处和宣传部的相关职位。
首先,这位考生对自己的定位还不错,但是,还要提醒考生的一些潜在的风险,就像这位考生所要报考的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它有没有相应专业要求,是否符合职位所要求的基本条件,还有会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的文件以及制度,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以及问题,这些情况的背景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岗位的选择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不要主观的认为,我有这个热情、这个能力、我做过相关的活动,我很适合这个职位等等这些主观的因素来决定这个职位。那么,这个岗位人员的决定并不是由你决定的,它是由相关部门的要求所决定的。
其次,他还选择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离退休干部局文体活动处这个职位,这个职位是要求有热心和耐心的,但是它也要求有一定的技能和一定的财务常识,因为在福利报批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些计算的技能,虽然没有写在职位表里面,但是这也是一个常识的理解,所以考生在对职位的理解上,不能只停留在感性的理解上,应该对职位做一个全面深刻的透析。
最后,考生在报考职位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各个方面性别因素,性格特点、身体条件、工作环境的等等综合起来分析,仔细研究报考要求,这样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自己适合的职位。
案例六:学历方面的问题一直被大家所困惑。如:硕士能不能直接报考要求为本科的职位和双学士能不能随便拿任何一个学历进行报考相应的本科职位?
很多报考的考生研究生已经毕业,并取得了硕士学位,但是在报考过程中看到报考要求为本科学历,就直接报考了,结果审核没有通过,惨痛收场。为了杜绝此次人间惨剧的发生,广大考生在报考过程中要看清楚报考要求,如要求学历为本科,那么硕士是不能报考的;如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以上,那么硕士是可以报考的。同样的道理,双学历也是可以根据所要求的其中一个相关学历进行报考。
有一个考生的最高学历是硕士,所学专业是产业经济学,他在报考中拟定了8个职位,有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行政学院等等,其中以国家发改委的这个职位为主,职位的要求是:基层工作经验两年、大学英语六级(2005年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在425分以上)、具有扎实的法律准也知识和较好的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同时必须是法学经济学方向,本科以上学士学历、中共党员。这些条件考生在报考之前肯定都已经详细的看过了,觉得跟自己的条件还符合,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就应该考虑一下,他的情况是学历相对比较高的,那么在这个职位的要求下,他的那些优势是否可以体现,还要考虑到,他本身是学经济学的,而要求法学经济法方向,还有要求有两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这样,就应该在仔细的选择一下。考生在看到职位的时候,不要马上就给自己定位,实际上在同样的一个圈子里,也有很多考生在关注这个职位,那么,考生就一定要考虑,在众多的考生报名的同时,自己的优势应该怎么才能更好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