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大纲已经公布,就其文字内容而言与往年的大纲不但没有实质性变化,而且有所省略——对“主题选取”等相关信息的介绍本次全部删除。然而这种“不变”并不意味着出题人在出题意图、出题方式上完全没有变动,从2010年国考大纲与题目变化的趋势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官方未来考试发展的两个方向。
其一,出题人更加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考查,而对试卷主题的选取更加自由。与“申论考试考当前热点”这一普遍认识不同,过去几年国考的主题均不是当时最重大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去年所考的“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被评为“冷门热点”,然而就其内在考查实质来说,理论上均与“科学发展观”切近,逻辑上均强调考生对不同公共事务的统筹协调、辩证思维,答案上多侧重道理分析与对策提出,保持了很强的内在统一性。因此,考生对日常热点新闻的把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理解一个个热点背后的内在一致性与官方对策的合理性。
其二,出题人更加明确区分两类考生的能力要求。从去年开始,国考大纲明确提出两类考生、两类试卷的划分,并对各项能力作出了明确界定。其中省部级考生的能力更加偏向于高端综合决策,而地市级考生更偏向具体执行。这种区别体现在题干中,前一类考生将对一些战略层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策对,后一类考生则主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这种能力要求经过去年的实践,显然达到了公务员局的设计初衷,但就去年的真题对比来说,这种能力差别还不够明年。因此,今年官方一定会对其作出更多的强化,继续使用两份材料、两份题干,并且会使题干、考查方向的差异更大、更明显。
就这两项变化而言,考生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应对:
一、要特别注重对官方重大理论热点的学习,而不是仅仅关注社会新闻。官方理论热点是申论考试背后的内在核心,如2008、2010两次国考均关注的是“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2009年考查的是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主题,可以看出怎么绕都没有绕开官方理论热点之外,特别是《十七大报告》和各类党内重大会议提出的理论热点。考试一方面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其实仍然暗含着对辩证性思维、对国家发展理论指导的考查。考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切不可邯郸学步、照猫画虎,把“科学发展观”背诵一遍而不求甚解。关键是要理解这些理论热点背后的具体道理,以及它们所指涉的当前社会的具体问题。
二、要集中理解两类考生的能力差异。不同层级的单位职能不同,因而其工作者能力要求也有区别。举例来说,同样是春节期间火车票供需问题,省部级考生要考虑的是供需是否有矛盾、矛盾核心在哪、从哪个方向解决,而地市级考生就要提出非常具体的解决方法;同样是矿难问题,前者就要分析出矿难的实质原因和解决思路,后者则要提出落实解决思路的具体办法。各位考生要根据自己报考职位的分类针对性地锻炼自身的相关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三、仍然要特别注意做真题、积累经验。2007年以来国考和主要东部沿海省份的省考题目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全国主要省份的申论考试已经日益向国考靠拢,而国考自身的变化一直以来并不算明显,因此做近年真题对考生具有非常意义。特别是去年国考第一次区分两类考生的真题,要细细品读两份试卷在材料和题干上的不同,对症下药地培养自己的相应思维方式。
当然,最终我们还是要强调,复习不是为了复习,做真题也不是为了做真题而已。任何申论复习的终极目标都是要改变考生自身的思维方式,要懂得使自己从一个对国家政治漠不关心的人变成一个有“公心”的人,要对公共管理问题感兴趣、有想法、负责任,要真正站在一个公共管理者的角色去观察、思考,在这个基础上,有了好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申论考试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陈潇)
本文由光华教育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