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次的国考备战,许多考生早在五、六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到现在为止,复习已经进行了一轮甚至几轮,对于这部分考生,该如何科学的利用考试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奉上针对此类考生的复习计划和方法,希望能对考生的进一步复习有所帮助。
有复习基础的考生相对于没有基础的考生来说,考前这段时间的复习会相对轻松,但不可掉以轻心,放松要求。总体而言,建议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真题演练、模拟演练、冲刺复习。这三个阶段,虽然总体上以做题为主,但是还需辅之以教材的阅读,材料的阅读以及知识的储备。申论考试有它独有的特点和要求,并不是所谓的“申论就是写作文”。作答申论试题,更看重的是在不断地知识积累后彰显出的个人能力,所以在每个阶段的复习中还需要做大量阅读,并且要及时梳理已复习过的知识点。
一、真题演练(三十天)
做真题,本质目的不在于“做”,而在于“思”。不要觉得真题已经做过了,任务就算完成了,在做真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思考试题资料的组合,思考考查的热点,分析题型变化,预测未来考试趋向,这才是练习、研究真题的重中之重。
真题比对。复习国考,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历年国考真题,要把2005至2010年的国考真题做一遍,共六套。其次是某几个省份的省考试题,如山东、浙江、江苏的近两年的试题,还有刚过去不久的9·18联考试题。同为申论考试,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其本质的考查方式和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要将试题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汲取有用信息,加深对申论的理解。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技巧方法,考生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如果觉得参考书介绍的方法的不适合自己,可以参考教材后自己归纳总结,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
加深阅读。这段时期,除了要做真题,考生们还需要大量的阅读。此时期的阅读可以适当加深层面,不仅仅是停留在读一些时政新闻的层面上了,可以多看看新华网、人民网上的评论员文章;也可以阅读一些纸质材料,比如《南方周末》、《中国周刊》等,不断提升自己对热点的分析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关注社会热点及理论,反复诵读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政府文件,这是我们了解理论政策的窗口和基础。
对于此时期的复习资料,如果考生觉得对申论五大题型及具体的解答方法了解还不够,可以购买一些专项的教材,如2011中公版《30天攻克申论写作》、《申论高分技巧集萃》、《时政热点快速突破》《李永新讲申论》等等,以加深对各大题型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做题能力,同时边做题边查补缺漏,及时返回教材查看知识点,加深印象。
二、模拟演练(十天)
很多考生可能觉得,复习国考,真题才是真正的权威,无需做模拟题。实际上,模拟题并不是挑战权威,目的也不是猜中考题,考生首先需对模拟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模拟题无需太多,五套以内即可。做模拟题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教考生熟悉方法“怎样用”,将教材中总结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践中,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模拟训练不可或缺。
重在方法运用。申论属于主观性试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可供参考。鉴于申论这一特性,在模拟的过程中不要太过纠结于答案如何如何,关键在于做完之后,思考一下有没有需要有改进的地方或者需要填补的地方;同时测验一下方法有效与否。在模拟时,就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凸显出答案要点,便于阅卷老师采点给分。做完后,对照参考答案,看看自己有没有写全答案要点,同时仔细揣摩下答案和自己答案的区别,对自己在作答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尽量避免。
严格限定作答时间。要把每一次模拟当做一次真正的考试对待,这样模拟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平常练习中就要有时间概念,不要只注重结果,如果没有答完题,写得再好的答案也无济于事。
三、冲刺复习(十天)
最后十天左右的时间不能再用题海战术,以免增加紧张情绪,影响最终的考试。收尾的复习阶段,相对自由些,考生可以依据自己复习的情况,进行最后的总结。
回顾真题。考试进入倒计时,总结反思最重要。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复习,考生在这最后时期要注意对各项任务分清主次,特别是时事热点和解答技巧,对照曾经做过的真题,回忆各大题型的解答方法,以达到温习巩固的作用。
加强弱项训练。考生要从平时的练习做出总结,找到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和自己比较薄弱的,集中复习,各个击破。熟记作答技巧,把技巧充分运用到题目当中,不断巩固,有计划地加大练笔强度。中公教育申论辅导专家在此建议考生可以一天或者两天写一篇文章,培养语感;做一道自己的弱项题目,对照申论辅导教材,重温一遍解答方法。相信不断地坚持和反复练习,会换来应有的成果。
调整心态,自信应战。到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就不要再做大量的试题了,针对自身情况适量的练习即可,不要有一天不做题会影响复习成果的想法,给自己施加压力,这个时候要坚信自己经过前期的积累,已经具备了参加考试需要有的能力,调整心态,信心慢慢地参加考试。
准备考试用品。要保证考场上用到的工具和所有证件的齐全,做到万无一失,以避免马失前蹄的情况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