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例1】(2007年单项选择题第2题)“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技,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答案:(C)
【解析】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存在其出现的根据的东西;不可能性是指一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客观的根据和条件。据此分析,选项C正确。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再大,现实中没有根据和条件,也不可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A项错误;有些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如果实现,都对人类非常有利,B项错误;不可能性是指现实中不存在任何根据和条件,而不是根据和条件不充分,D项也错误。
2.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例2】(2007年不定项选择题第18题)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答案:(ABD)
【解析】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题干中的农民正是发现并利用了柿子树、喜鹊与虫之间的客观规律和客观联系,用柿子吸引喜鹊捉虫,达到丰收的目的。这一做法保护了柿子树、喜鹊、虫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丰收,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选项ABD正确。C项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可以直接排除。
【例3】(2007年不定项选择题第19题)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创新是永无止尽的
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答案:(ABCD)
【解析】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新记录代替旧记录,是一个发展和创新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展创新,人类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但是,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这些记录作为过程,总有被超越和打破的一天,同时产生一个新的记录,如此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因此,ABCD四项均正确。
【例4】(2005年不定项选择题第16题)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答案:(AC)
【解析】联系的客观性说明事物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其本身固有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不是人为的”,所以选项B排除。联系的普遍性说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联系的条件性说明联系是通过中介而实现的。选项AC符合原理。信息是物质世界,尤其是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的一种重要中介,但它不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相反,我们可以说,物质世界的固有联系是信息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所以选项D排除。这样排除B和D两项,AC是正确选项。此题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的一种典型的命题方式,即以现代社会生活实例和最新科技知识作为命题素材。这仍然体现了考研政治注重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注重点查考生理解运用能力的总体趋势。考生们在较好地理解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基础上,认真审清素材,是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的。
【例5】(2006年单项选择题第1题)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答案:(C)
【解析】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着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在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整个物质世界就是永恒发展变化着的世界。换句话说,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即“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C项)。据此分析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A项(变是世界的本原)明显是错误的,因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变化是世界存在的状态,而不是世界的本质;B项和D项谈的是对变化的理解,但是都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这样将ABD三项排除,只有C项才是正确选项。此题是考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原理,难度不大。如果有的考生丢分,会是误选B项。
3.对立统一规律
【例6】(2007年第38题选做题Ⅱ)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摘自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2)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
【参考答案】(1)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相互依存和相互斗争中共同获得发展。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共同得到发展。各种文明是有差异和矛盾的,但不同文明都有自己的长处,每种文明都可以通过吸取他种文明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世界文明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作用过程,正是这种又多样又统一的内在矛盾推动着文明的进步。
(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正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如何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两大命题。和谐世界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和民主化;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朝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树立新安全观,建立和睦的世界;有利于文明多样性的发展,建立包容的世界。总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为材料,考查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中国的意义。
回答问题一,矛盾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三个:(1)利用对方发展使自己发展;(2)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3)向对立面转化得到发展;矛盾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并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体现了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问题二属于识记性试题,比较简单。需要结合中国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和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不断提高,运用相关知识点进行适当发散性阐述。
【例7】(2003年不定项选择题第16题)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答案:(ABCE)
【解析】本题将中国古代辩证法家的原命题作题干,而以矛盾学说的有关观点作备选项。此题的难度也就在于此。一般考生选择此题的思路是,先读明白题干中文言文的意思,然后再根据题干的意思去选择答案。如果这样回答此题是难以得分的。遇到这种题型,可以先不考虑题干文言文的含义,直接抓住主句“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然后将所给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所有有关辩证法的观点都提升出来,一股脑儿把它们都选定即可。沿着这样一个思路分析五个备选项,ABCE都是关于矛盾学说亦即辩证法的观点,只有D项是不符合题意的,因为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是矛盾解决的一种形式,而不是惟一的形式。所以正确选项是ABCE。回答此题有的考生会由于对解决矛盾有多种形式不很清楚而多选D项。
【例8】(2005年不定项选择题第17题)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
A.是有层次的
B.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
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答案:(ABD)
【解析】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上“三大规律”体现出层次递进的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个性和共性的关系。这些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和实现的、且必须予以遵循的规律。所以选项ABD三项符合要求。任何规律,无论是物质世界的规律,还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都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绝不是人创造的,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排除。考生回答此题的难点在D项上,如果没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是难以答对的。
4.质变和量变
【例9】(2001年理科单项选择题第2题)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答案:(B)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种不同的规定性,是质和量的统一。事物的质和量统一起来,即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在实际中,要真正了解、认识事物,必须把质和量统一起来,掌握适度的原则,主观认识和行为必须同客观事物的度相适合,防止“过犹不及”。鲁迅选择这段话是评价《三国演义》中对人物的描写方面“过”的缺憾,以致为了突出写刘备的“厚道”而过头了似乎虚伪了,为了描写诸葛亮的多智而将其神化了。很明显,鲁迅先生的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B。因此,答案为B。
|